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孙治权:大棚里巧念绿色“增收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31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254
 
 
  本报记者 李晓光 
  凌晨三四点起床摘菜,每天查看蔬菜长势,定期浇水、除草、上肥……这样的工作状态,甘肃庆阳农民孙治权和妻子持续了七八年时间。自从2012年种植大棚蔬菜以来,夫妻俩辛勤劳作,学习探索新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效益,平均每年纯利润在十七八万元。 
  5月21日,记者走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村的一座温室大棚,放眼望去,满目翠绿,一棵棵黄瓜秧顺着吊绳向上爬,空气里弥漫着黄瓜特有的清香。46岁的孙治权和妻子忙着采摘成熟的黄瓜。“今年种植7棚黄瓜,目前有4棚上市了,这几天每棚每天能采摘200斤左右,客商上门收购,每斤卖4块钱,销路好,收益可观。” 
  早年间,孙治权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靠种植传统庄稼养家糊口。随着西峰区设施农业的兴起,为了增收致富,他和妻子决定发展大棚种植业。“以前没种过大棚菜,很多技术都不懂,所以得先拜师学艺。”为了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孙治权到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的大棚里当免费劳工,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跟着师傅边劳作边学技术。2012年,掌握了种植技术的他,一口气承包了4座温室大棚,主要种植白黄瓜,开启自己的绿色致富梦。 
  瓜苗种下去后,孙治权每天早起晚睡,精心管护,查看土壤干湿度、检查病虫害、掐苗、去除病瓜……每项工作都不马虎。“种大棚非常辛苦,需要干的活很多,一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哪个环节做不到位,就会影响产量。”孙治权介绍,在他和妻子的辛劳下,当年一棚黄瓜产了3万斤左右,收入了5-6万元,种植效益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尝到设施农业甜头的孙治权,此后陆续扩大了种植规模,最多的时候,每年承包了10座大棚,轮番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每棚最高收入达到9万元。不仅如此,他还不断摸索,尝试新的种植、管理技术:把白地膜换成黑地膜,抑制杂草生长;嫁接瓜苗,行间设置排水沟;由竹竿吊蔓改成缠绳吊蔓……“采用新方法种植管理后,黄瓜采摘期能延长2个月时间,产量大幅提升。”孙治权开心地说。 
  “现在的人都注重健康,绿色农产品销路更好。”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孙治权又在品质上下功夫,注重绿色种植,收集羊粪、牛粪、鸡粪等,发酵成有机肥,棚内除虫采用烟雾剂。 
  “采用有机肥种植,一棚需要投入十六方,每年费用在2000元左右,虽然成本比使用化肥高,但种出来的瓜口感好,在市场上卖得好,春节期间供不应求。”孙治权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制作礼盒,打造白黄瓜品牌,向兰州、西安等大城市推销。下一步,还要扩大黄瓜种植规模,带动周边菜农一起种植白黄瓜,争取把庆阳白黄瓜销路打开。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