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旺季马上到来,近日有农民朋友说,他们当地又开始有肥料忽悠团下乡骗人了。希望中国好农资提醒农民朋友,不要再上肥料忽悠团的当。
今天,就把这篇揭露肥料忽悠团内幕的文章推送给大家,希望农民朋友别再贪图便宜,上当受骗。
农资忽悠团是精心导演的骗局,它充分研究了农民心理,骗术极具诱惑力,也极具杀伤力,很多农民刚开始并不想买他们的肥料,可禁不住骗子的忽悠!没办法,农资忽悠团的行骗手法屡试不爽,并且也在不断地演变。下面,就来看看农资忽悠团的行骗套路。
1
直销模式现场“洗脑”
玉米专用肥忽悠现场,“讲课”的“讲师”说公司采取的“直销模式”是为了节省广告费用,让利给农民。随后宣称“玉米专用肥”科技含量极高,不怕淋、不怕晒、不流失、全吸收、全营养。他还承诺用此肥玉米亩产能达到1300斤甚至1500斤、2000斤。如因肥料质量问题造成减产,厂方将包赔损失。
“讲师”还现场实验:他将一包白色粉末倒入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不一会,水即变成果冻状。他说这是因为“玉米专用肥”中含有一种特有成分,能保水保墒,即使多月不下雨庄稼也不受旱。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农民兴奋兴奋地签订购买合同,骗子就这样忽悠成功。
2
行骗流程环环相扣
一位曾和“忽悠团”深度合作过的肥料企业负责人姚军(化名)透露,“讲师”是“忽悠团”的关键人物,他们往往冠以“农业部专家”“农业大学教授”等名头,至少自诩为厂家“技术顾问”。
“讲课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带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说的都是农民常见的身边事,比如什么辛苦打药磨破了肩膀、零售店为了赚钱而坏了良心等等,不动声色就把推销的产品给带出来了。”姚军说。
一位从业多年的曹姓“讲师”透漏,授课分为小课和大课,小课进村讲,在大队部或村室,来的人相对较少;大课多集中到肥料厂家的会议室,有时还在县城的一些地方租用场地,听课规模能达到几百人。一个课时不超过2小时,授课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购买。
“我光讲大课已经有十多年,化肥厂、县委党校、农业局办公楼里都讲过。‘讲师’啥都得懂,比如肥料养分、作物生长特性什么的。还要随机应变,能抓住农民心理。”老曹说,“以前讲课光靠嘴,现在为了让农民相信,还得做演示实验,为此我专门买了全套设备,投影仪、便携电脑都有。”
一家肥料厂销售经理胡可指出,在每个“忽悠团”的组织架构中,以“讲师”为纽带,向上有位幕后组织者,向下则是数十名业务员。幕后组织者也叫操盘手,“忽悠团”行动前,先由操盘手考察好地点,包括和农资厂家谈判对接,这叫“踩盘子”。等相关事项敲定后,业务员再进村组织农民进厂参观,紧接着才是“讲师”出马。
“有的操盘手自己也是‘讲师’。作为核心角色,各环节最后的利益分成都由他说了算。”胡可说,“由于整个流程设计环环相扣,比如请客吃饭的同时,就有人登记各家要多少农资,这边吃完送你回家,后边送肥料的车子也跟着过来了,让你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3
利益链上各取所需
在一次完整的“忽悠团”行动中,合作的农资厂家要挣钱,请农民吃饭、车接车送需要成本,那么“忽悠团”最终是如何获利的呢?老曹以作操盘手的经历跟记者里里外外算了一笔账。
以80斤的袋装玉米肥为例,通常市场零售价在120元/袋。“我从厂里以1800元/吨的批发价拿货,算下来也就72元/袋。搭配玉米种子后,我的‘套餐肥’卖到140元/袋,赠送的种子对农民讲是50元一包,其实批发回来也就18元。这样扣除种子成本、业务员提成以及其他各种开销,每袋肥料我最低可以挣10来块钱。但在农民看来,除去种子钱后每袋肥料只花了90元,自然认为很划算。”
有业内人士介绍,通常每销售一袋肥料,“讲师”获利5元,操盘手10元。因为要承担请客送礼、农资运输、人员住宿等成本开支,业务员每袋可提成30元。
胡可表示,乍看之下,这点钱不算什么,可由于推销量大,时间集中,综合算下来也称得上是暴利。“一个农忙季最多个把月,通常‘老板’(操盘手)可以挣10来万元,‘讲师’8到9万元,业务员3到4万元。曾经有个‘老板’亲口告诉我,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半月时间就挣了上百万元”。
干了15年操盘手的老吴告诉记者,因为不用做广告,销售效果立竿见影,很多中小规模肥料企业都有过和“忽悠团”合作的经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投资50万到100万元之间的小型肥料厂,如果跟我的团队合作,保证当年就能收回投资。”他说。
姚军说,这些年,不少参与搞过“忽悠团”的都发了财,“老家盖上了楼房,还买了小车,通常价位在15万元左右。因为来钱快,有的孩子辍学后,也被带出去从事这一行当”。
4
监管乏力以至“放水养鱼”
老曹说,这几年大家开始向省外发展。“河南的小麦种完了就往南方走,就我知道的,可以到山东烟台卖果树肥,也有的甚至跑到新疆卖棉花肥”。入行十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南到云贵,北到黑吉辽,中部的安徽、河北等地都开展过业务。“从我2000年入行至今,带的‘讲师’级徒弟有五六十人,现在外省也有我们发展的业务员。大家跟着农事走,一年四季不闲着”。
经过多年发展,“忽悠团”在操作手法上也有所演变和创新,比如从以前的只卖一种农资变为多种产品相互搭配,进行买一赠一的套餐式推销,或者从单纯售假变为暗地里偷减含量,由此变得更加隐蔽,更具有欺骗性。
农民朋友只有提高警惕,不贪便宜,才能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
来源丨经济参考报等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