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东新庄子村的土豆地里热火朝天——土豆收获机突突驶过,一个个新鲜的土豆带着泥土被连根铲起;地里,农民飞快地捡拾土豆;地头,工人忙着将土豆分级装进纸箱打好包装。
“这一边收一边就装车拉走了。”看着地里淡黄色大土豆,东新庄子村村书记陈喜义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新品种、新技术种出来的土豆就是不一样,不但能卖高价,产量也高,估计这亩产得近万斤。”
话音刚落,地里测产的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就报出了结果:10822.5斤!
“这是辽宁省二季作土豆亩产的最高纪录”,研究所土豆专家孟令文兴奋地说。
如此喜人,咋侍弄的?
“一是土豆品种好,二是管理水平高。”孟令文说,今年东新庄子村实施“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立了800亩示范区,引进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辽薯6号”。该品种块茎长椭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早熟,大、中薯比率90%左右。“现在,净地销售价每斤0.6元,直接发到江浙市场。”
除了品种好,示范区采取全程机械化大垄三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孟令文解释说,就是按需滴水、施肥,随水施肥、少吃多餐,提高水肥利用率,这样土豆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明显增强。
因为今年湿气大,土豆发生了晚疫病,普通种植区普遍染病,叶片枯黄,影响土豆质量和产量,但示范区却无病害发生,叶片一直翠绿。
孟令文算笔账:普通种植区亩产4000斤至6000斤不等,净地销售0.5元/斤,亩收入不到3000元;示范区产量近乎翻倍,效益也提高一倍多。
“新品种结合新技术,突破了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人工成本投入大、病害发生严重,过量施肥、面源污染、水肥利用率低等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利于村里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孙恩玉表示。
目前,东新庄子村每年种植土豆8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土豆村,还成立了“丰盛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来我们要注册自己的商标,让咱村的土豆在全国都‘中’”,操着一口方言,陈喜义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