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周云龙副司长在2019年种业创新管理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3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474
 
 
周云龙副司长在2019年种业创新管理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各位种业界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各地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之时,我们在这里举办种业创新管理建设培训班,主要任务是,按照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聚焦种业监管,一起交流研究影响种业发展环节的重点问题,这对我们种业人守初心、担使命,狠抓整改落实,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应该说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结合本次培训主题,我就为什么监管?监管什么?怎么监管?跟大家交流一些想法,共同思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强化种业监管的思想共识
 
  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不只是我们这么认为,远在韩国的国立种子研究院内,就有一面很大的中文牌匾:“若无种子是无农业”。可以说这是所有农业人的共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猪粮安天下,良种铸基石”。种子种畜禽有得用、有良种用、有自己的良种用,是种业人的使命和初心。而维护好种业发展的秩序是种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守初心、担使命必须担当的职责。
 
  (一 ) 加强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依法治种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并且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法治是治理政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专文阐述《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强调“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走在前列,首先就要在法治建设上走在前列,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实施监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法治化,依法加强种业监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种业建设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推进种业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举措。种业具有天然的放大效应,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其发展所涉及的创新选育、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和环节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客观的讲,监管不亚于给钱给项目,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环境和给政策给项目一样都是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尤其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规矩意识、公平意识、产权意识都将成为企业的软实力,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程度,同样将成为吸引各方资源的重要因,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力的监管做保障。美国种业的发展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1970年,美国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随之引发大量私人资本涌入种业。到1996年,民营资本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提高了224%,公共部门投入增加了97%,美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大大增强,一跃成为种子贸易的净出口国。因此,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实现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企业诚实守信经营、市场规范公平运行。通过将市场监管与种业发展有机结合,为我国现代种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提供必需的法治保障。
 
  (二 ) 加强监管是新时代方位下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样适用于种业。当前我国民族种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强,国内种企总体实力不强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种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无法与国际种业发达国家相抗衡。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我国民族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大,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亟需推进高质量发展。种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既要有对商品种子质量的管控,同时也要有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还要有对市场环境和秩序的维护。只有加强市场监管,才能营造公平、规范、法治的良好市场秩序和环境,推动种业市场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僵尸企业及时退出的运行机制,形成诚信企业发展壮大、失信企业寸步难行的信用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才能为优质、有潜力种业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腾出发展空间,甚至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最终推动种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对我们各个省而言,无论是不去管造成的“监管真空”,还是不公正的管形成的“地方保护”,都将成为影响当地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阻碍。种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企业。真正有实力、有意愿参与开放竞争的种业企业,一定会重视并遵守市场规则,从过去主要期望政府优惠政策,转变为更加依靠提升质量、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壮大实力。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来实现,也是新的发展形势对我们种业管理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三 ) 加强监管是推动种业持续创新的基础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制高点。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更是保护未来。对种业尤其如此。现在和业界的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座谈,普遍恼火的事有两件:一是人才,二是套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作为农业的“芯片”,种业的创新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推动种业持续创新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种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明显进展,授权量已近 1.2 万个,是当之无愧的品种权大国。但客观的说,目前还是“大而不强”。市场上白皮袋、套包种依然存在,基地中骗购、套购行为时有发生,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滥用种子法规定的“农民特权”,大规模私自制繁授权品种等等。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不少企业不敢不愿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多投入,已经取得的品种权不敢大规模推广应用,国外好的品种、材料不敢进入国内,直接侵蚀了我国种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谈何发展?!同样,没有保护,谈何创新?!所以,必须从认识上扭转以往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错误观念,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违法行为,维护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真正保护和激励育种原始创新,为现代种业发展注入活力。
 
  (四 ) 加强监管是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履职尽责的重要措施 。此次主题教育格外突出实践性。在对“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具体要求中,强调要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查找工作短板。种业市场秩序问题,近来一直是群众、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也被部种业司作为这次主题教育活动整改的重点内容。除了主题教育的整改要求,加强监管也是今后种业部门日渐重要的一项法定职责。去年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在我们种业管理司的“三定”方案中,也明确了开展市场监管的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我想,各省种业处的职能基本上也都是这样写的。而且,越是到基层农业农村部门,监管在职能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也是中央对基层管理部门的定位,就是要以监管为主抓政策落实。这些法定职能和职责,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否则就是失职,就会被问责。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谈加强种业监管,和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是并行不悖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对种子领域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是种业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管理机构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对此都要有正确认认识。既不能出现种业管理机构认为“反正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市场监管我就不管了”,也不能出现综合执法机构认为“我不仅要专司行政处罚,所有的市场监管活动都只能我来干”。两家之间要本着“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尽职履责的原则,加强沟通和交流,合理界定种业监管工作的内容边界、具体分工和有机合作机制,形成共识后报厅党组予以明确,使之制度化,不因具体人员的更替轮换影响整体工作的运行,真正实现行业管理与综合执法 1+1>2 的改革预期目标。
 
  二、坚持对表对标,深刻认识种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对照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把我们种业人自己摆进来看。我们种业监管人员“该守哪些初心,该担哪些使命”,“该对什么表、该对什么标”,这些必须要先搞清楚,然后才能“找准问题差距、抓好整改落实”。关于加强监管,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应当成为我们开展种业监管工作的同志们对照检视的标准。 在目的上 ,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在层级上,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地方层面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 在方式上,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优化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在纪律上,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最终实现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对照以上要求,有五个具体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思考对照检视。
 
  (一 ) 底数清不清 。开展市场监管工作,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我们监管的依据、监管的目标、监管的对象、监管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情况。这些我们是否都清楚?我想,答案并不乐观。 农作物种业方面 ,应该说管的时间长一些,虽然相对经验丰富一些,但新问题也在层出不穷,这些新问题我们是否都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掌握?是否能妥善处置?比如,网购种子如何监管?“白皮袋”套包种子如何监管?“大户”自留种或生产种苗自用甚至销售如何监管?除此之外,还存在哪些监管职责落实中的突出短板、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哪些漏洞和空白等等,我们要心中有数。 种畜禽监管方面 ,目前基层种畜禽执法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监管工作开展的不多,还存在无证经营、审批制度有规定无落实、种畜禽质量参差不齐、遗传资源进出口管理混乱等问题。个别省甚至一起案件没有办,有的省发现案件该查,但是不敢查、不会查,最后只能调解协商解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的。
 
  (二 ) 职责明不明 。加强市场监管是我们的法定职责,要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全面开展种业监管工作。假如出大事要追责,种业处、种子站、执法大队谁也脱不了干系。我们要对每一项职责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相应的权力边界进行明确,涉及到需要衔接其他部门机构的,充分进行沟通并取得共识。种业管理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之间,谁该管什么,管到什么阶段,要共同认真研究、交流,把职责明确落实到每一件具体事上,才能减少在实际工作的扯皮。以倒追责任视角,事前把职责明确了,把沟通衔接合作机制规定了,才更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监管合力,才更有可能实现无缝衔接无障碍监管无重复扰民的目标。另外,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要搞清楚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定位,各做什么,不能含糊。政府的监管要集中在那些企业个体自己做不了的公共事务上。比如,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的制定,种子质量的检查,违法行为处置,市场秩序的维护等等。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流程、内容、决策,那是企业个体的自由,只要不违法违规,那不是政府监管要考虑的事。当然,种业管理部门可以帮助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种子质量认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但一定不要越俎代庖,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关于品种权问题,也值得专门说一下。大家都知道,品种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是一项私权,应从行政、民事、刑事等多方面给予保护救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的需要、是开放的需要,也是党中央的要求,不可不察,不可糊涂。虽然,新《种子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赋予了当事人的选择权,但绝不能成为行政机关不作为的理由。凡侵权必违反种子法,就必须作为。一些企业在向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投诉举报侵权时,工作人员说“你这是私权受侵害,我们最多也只能调解,你还是去法院吧。”这绝不是对法定职责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三番五次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如果侵权行为屡禁不止,都投诉上门了,管理部门还不去查处,那怎么能实现得了这些目标呢?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不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吗?在这一点上,这正是主题教育所强调的“讲政治”的具体体现。
 
  (三 ) 措施有没有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在种业监管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去逐一解决。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核心问题。这次主题教育本身就要求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际问题,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实招推动工作。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立法精神,是否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是否真正坚持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作部署了,是否取得了预期工作成效?我们开展工作,不能为干而干,要针对着解决实际问题去。只有把最终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才能提升工作措施的实效性,我们种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很好的解决。
 
  (四 ) 作风硬不硬 。没有过硬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困难,落实部署,达到目标。 敢于担当 、 乐于奉献 、 甘于吃苦 ,是做好任何一件重要工作,完成困难任务的必备素质,是从事种业监管工作应有的作风。敢不敢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的体现;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市场监管及执法必然会触及利益,动一部分人的奶酪,我们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执法。由于种业系统的历史原因,不少生产经营主体和管理机构人员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是老同事、老搭档。如果不敢担当,过多的考虑熟人、关系、面子,对违法行为不想管、不敢管、不动真格,对外地企业各种阻碍、限制,那种业市场秩序的规范与净化,只能是一句空话。比如对于标签不规范,我相信大家都看见了,但不少地方却没有真管;对于未审先推,有同志会说,这品种表现挺好,也没出啥问题,别处罚了;对于假劣问题,个别同志借未审先推或标签不规范轻轻处罚了事;有的基层政府认为,为什么要帮企业赚钱,农民花低价买假冒不伪劣的种,对农民利益也有好处;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只能是损害行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同样重要。从事市场监管,相对更容易遇到冷脸、白眼,甚至是阻碍、威胁,没有吃苦和耐得住寂寞的韧劲,没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是干不长、干不好的。
 
  三、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落实是担当、是责任,是态度,更是使命。
 
  在具体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敢于正视种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一 ) 抓落实 。 一是要加强种业管理体系建设,抓机构职能落实。各地结合本轮机构改革,配置合理的种业管理人员,衔接明确监管职能边界与责任,加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可以不要求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但是要从倒追责任的角度,明确种业市场监管的责任厅长、责任处室、责任人,要有责任清单。一定要有明确的机构和岗位来履行各项法定监管职责,守住种业发展的底线。 二是要善于抓主体资格和行为的规范。强化档案追溯的落实,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是一竿子插到品种的汪洋大海中,更不是千方百计证明他没作假,要充分利用信用建设,加大对作假行为的处罚。 三是要拓展完善监管方式,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探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完善种业大数据平台功能,为行业管理、企业运行、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撑。
 
  (二 ) 抓作风 。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锤炼种业市场监管铁军,切实构建我国现代种业市场监管的新格局。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重点解决好种业系统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当好种业安全的守护者、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具体来说,要强化“五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要学会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切实认识到做好监管工作对整个种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对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 二是要强化规范意识。着力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确保程序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一体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始终,让每一个种业市场主体都感受到公平。 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宗旨,认真对待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着力为促进合法企业健康发展破除阻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不把“管”与“罚”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四是要强化创新意识。着力在提高监管效能上下功夫,通过与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新手段相结合,创新监管方式。 五是强化协作意识 。省际间、区域间要加强监管协作,加强信息交流,协同处理监管案件,更好地提高工作效能。
 
  (三 ) 抓能力 。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取决于监管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各地机构改革后,种业监管人员陆续到岗,要确保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适应监管岗位的需求,尽快提高种业监管人员专业能力,显著提升监管行为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程度。同时,要注意挖掘体系内的人力资源,建立监管师资库,开展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为各级各类监管业务培训提供师资支撑。这次培训班上,即是开始尝试选拔成立部级种业监管师资库。同时,还要注重加强种业监管队伍的装备建设和保障水平,确保监管工作开展有力、高效。
 
  (四 ) 抓基础 。什么是基础,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所有的工作理念、能力、水平,都会在市场上体现。我们的所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我们所有失误、错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也都会在各种举报、复审、抽查、案件查处等监管工作中一目了然,所以必须要把基础工作打扎实。 一是摸清基本情况 。生产经营许可情况、主体及运营情况等,都要全面掌握。 二是管好标准样品。切实加强样品的管理、保存、使用、更新、清理,坚定不移推进一品一名一样一身份,不能随意更换标准样品。行政相对人权利一次用尽,自行担责; 三是扎实开展专项行动 。在农作物种子领域,将规范备案行为和规范登记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行为作为重点。在种畜禽领域,重点就进口奶牛肉牛冻精的来源、质量进行排查与抽检,把住源头关。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 。
 
  争取支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施、装备、标准、经费。坚定不移的推进放管服,以技术支撑为例,要让市场化的检测机构有钱赚,在服务中赚钱,让政府的检测机构来托底。
 
  同志们,种业监管工作责任重大、难度也大、意义更大。做好种业监管工作,对于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促进自主创新水平提升、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都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举措,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一位种业人初心的考验。希望大家都能牢记种业人“为农业生产提供我们自己的良种”的初心,切实担负起总书记交付的“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使命,尽职履责,共同努力,为把我国早日建成世界种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