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0年,一个新生的共和国缔造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史;70年,几代中国人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他们,生于1949年。七十载见证复兴,七十载家国同梦。中国之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家国七十年》,听共和国同龄人讲述家国史。今天(19日)推出:《李登海:一粒种子寄家国》。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邢斯嘉 王茂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49年11月,李登海出生在山东莱州后邓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那个月,西南战役捷报频传,重庆解放;那个月,中央及各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空军司令部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那一年,山东连遭旱、雹、虫、病等灾害侵袭,一半耕地受灾。漫长的冬季来临,农民的日子本不好过,但新中国的诞生让他们充满了希望,第二年,“土地改革运动”将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
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对于老式胶鞋的热爱,旁人无法想象。几十年如一日,一双胶鞋两腿泥,从田边到田里,从这块田到那块田,他说,还是胶鞋最舒服。一辈子研究玉米、当“庄稼汉”,李登海当年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多打粮、吃饱饭。
在李登海的童年里,饥饿记忆痛彻心扉。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努力解决温饱问题。与新中国同龄的李登海属牛,有股与生俱来的“牛脾气”。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造春玉米亩产2500斤的消息让他心里暗暗较上了劲儿。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李登海说:“当时我就想,他是美国的农民,我是中国的农民,他能开创美国的高产纪录,我要开创中国的高产玉米纪录。”
1973年,比李登海年长19岁的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震惊世界。南方的口粮问题解决了,可北方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李登海不分昼夜地啃书本,骑着自行车各地拜师。在莱阳农学院,老师刘恩训被他的勤奋打动,送给他20粒从国外带回来的杂交玉米种子,这在当时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落实,农民干活更有劲头,而高产种子就意味着大丰收。终于,李登海杂交选育出了高产组合掖单1号。但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于是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海南,把一年一次育种变成三次。
《雁南飞》,这是李登海最喜欢的一首歌。他一次次从山东到海南,也犹如大雁般迁徙。一年后,他培育出亩产776.6公斤的紧凑型新品种掖单2号,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那年他才31岁,儿子才4岁。李登海表示,这当时在北方、在全国都非常轰动。大家都在问,真的超过了700公斤吗?因为这不仅是玉米产量的突破,关键是我们找到了中国玉米发展的方向。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又一年,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太阳一出来就要下地,整天跟着玉米转。几十年,他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对独自把自己从小拉扯大的母亲,李登海总觉得愧疚。唯一一次把90多岁的老母亲接到海南过了一个年,临分别他哭得像个孩子。
1988年,李登海率先育出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掖单13号,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李登海说,看到这么多新的科研成果种在祖国的大地上,特别有自豪感!
从7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2018年粮食总产量超1.3万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而立志增产增收的共和国同龄人李登海,六次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使每亩土地产量从养活1个人提升到了养活4.5个人。
李登海喜欢把自己比作种子,扎根广袤的田野。他说,我家小孙子是第3代人,而我的玉米都有150多代了。李登海的孙子李泽涛从小耳濡目染,一岁多就跟着爷爷下田犁地,两岁多就学着播种玉米。儿子李旭华说,小泽涛就连照相都往玉米地里跑。
李旭华高中毕业就走进了玉米地,从科研助手做起,老老实实地搞育种研究。李旭华说:“父亲常在我耳边说,不希望我继承他的企业,要继承他的事业,要把高产道路事业继承下去。”
从故乡到他乡,从少年到白头,李登海一生坚持,将家国情怀浓缩在小小的种子当中,在新中国的土地上,画出了最美的图画。李登海表示,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他们这一生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是要和国家同命运。而从他的家庭来讲,关键是把爱国心、敬业心交给儿子,交给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