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收临近,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花生机收扬尘治理,明确要求今年秋收期间花生剥壳加工必须在室内进行,禁止露天作业。
这一则消息,乍一看很容易让人心生抵触,产生“又是环保一刀切”的想法。毕竟过去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花生剥壳都是普遍在露天作业,如今一纸禁令下达就要求必须“安居室内”,谈何容易。网上对此也是非议之声不断,有网友讽刺说: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干脆以后连露天“放气”也给禁止了呗!
对于此事,笔者的心态也很复杂。前几年,笔者去过河南几个花生大县采访,知道花生收获、剥壳的扬尘问题。集中到秋收时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大气环境造成冲击,且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河南省治理粉尘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初衷是应该被肯定的。
近两年,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于花生机收和剥壳作业的扬尘治理。在此之前,在不少花生大县已经有一些重点的加工户和合作社逐渐转向室内剥壳作业,花生收获期的扬尘污染在逐步得到改善。此番当地在明确提出“室外剥壳禁止令”的同时,也附带有很多配套的政策。例如,提出在30个花生种植大县对作业场所建设进行试点补助,补助资金从大气污染防治和秸秆禁烧扣款等相关资金中安排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政策禁令可能带来的冲击。所以,我们也不妨理性看待这一要求,不必动辄冠以“环保形式主义”的帽子。
但是,需知民生多艰。基层的情况复杂多变,很多事情,理论上是一回事,具体执行中又是另一回事。政策有配套,并不一定就能准确落实;前期有准备,并不代表就能一步到位;上面有要求,并不意味下面就有能力解决。例如:意见中要求的配套资金,是否能及时兑现?加工车间的场地问题,建设用地指标到哪里解决?秋收日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资源调配?这些问题都绝不是小概率事件。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必须拿出更加有力、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生产加工者吃下“定心丸”。
地方上出台一项政策,尤其是这种迫在眉睫的禁令,无论其出发点如何正确,理由如何充足,制度设计如何完备,但是如果舆论出现了反弹,这其中多少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至少,在舆情应对上确有失当之处。这不是小事。因为其体现的不只是相关部门的媒介素养,更关系到政策出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例如此次花生剥壳加工的室外禁令,政策制定者不能只是感性地强调其可能给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而是要拿出科学的检测数据和权威的调研分析,证明必须如此的原因所在,给舆论一个有效的回应。
这几年地方上环保的压力非常大,以至于常常出现“动作变形”“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的问题,例如“一刀切”地搞禁止养猪,“一刀切”地搞“煤改电”,都颇受舆论诟病,也产生其他负面的连锁反应。这些其实都是警示。保卫蓝天白云也不能任性行事,任何时候都必须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维护好群众的多重利益。
对于花生加工者而言,需要看到现在的环保之大势所趋,积极转变收割加工方式。可以想见,未来农业生产作业的环保压力和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高,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前农民都是烧秸秆、烧散煤,现在不都禁止了吗?这就是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理解、接受并努力去适应。
与此同时,也希望当地有关部门在执行政策时,能否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切勿“为了禁止而禁止,为了入户而入户”。毕竟今年是禁令下发第一年,政策落实中难免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农民接受起来也有一个过程,多一些人性化的处理和考量当是情理之中,总不能还搞“拉闸限电”那一套吧。要谨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依靠科技、逐步解决”的原则,把精力更多用在“鼓励生产企业对农户已购置的移动式花生收获机械进行降尘改进”“加快低扬尘花生收获机械研发和推广”这些管长远的事情上。切实做到文件要求的“在保障农业生产和正常农机作业的前提下,形成一套适合省情、措施得当、管控有效的治理措施”。
这样,虽然效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是市场应会更欢迎,农民也当能理解,效果必也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