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天津市宝坻区黄庄洼科学育种 收获中国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24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275
 
 
 
 
  种子是农业的基础,更关系到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育种事业实现了飞跃发展,从经验育种到科学育种,保证了中国饭碗装中国粮。
 
  宝坻黄庄洼是天津的粮食主产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开始种庄稼,高粱、玉米水稻,都是大田里的主要作物。村民蒋玉书回忆,当时“家家种地,户户留种”。虽说一亩水稻的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可大伙还是会勒紧腰带,把成色最好的谷粒留下,作为来年的种子。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可老的品种连年种植,抗病和产量都在逐年下降。1978年,国家颁布《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抓紧把种子公司和种子基地建立起来,迅速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随后,天津开始新品种的研发繁育,“津稻1187”小组也在那时成立了。
 
  王玉玺和同事在千万株稻穗里,寻找最合适的杂交组合。每年十一、二月,结束了北方水稻培育后,育种人员还要马不停蹄赶到海南南繁基地,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给水稻繁育加代,缩短繁育时间。
 
  经过近10年的反复试验,“津稻1187” 最终繁育稳定。高产量、高抗病性,也保障了一年又一年的好收成。
 
  不仅是“津稻1187”,在袁隆平等育种人的努力下,我国在杂交稻上也在不断突破,如今亩产量已经超过1100公斤,良种的保障,使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
 
  从追求高产,到追求品质,如今,人们对粮食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成为育种的新方向。来到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宝坻育种基地,远远就能闻到一股稻香。100多亩的试验田里,种植着上万个水稻实验品种,每个地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记录着它的亲本、特性等相关信息。
 
  如今,苏京平和同事们接过了科学育种的接力棒。为了支持新品种繁育,天津市还拨款,支持建立起现代化分子试验平台,让育种研发如虎添翼。过去大米口感好不好,只有种成粮食才知道,现在技术人员在苗期,甚至是一粒种子,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挑选最优的搭配方案。
 
  中国人碗里装中国粮,靠的是中国的种子,靠的是科技支撑。目前,天津正在海南省乐东县南繁核心区建设科研育种基地,规划总面积460亩,总投资1800多万元。未来天津的新品种选育还将进一步提速。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