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科院植保质安所副研究员赵伟与种粮大户童士合查看项目区大豆长势。
一拌一封一喷 实现减肥减药增效
——“华北大豆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安徽宿州召开
“往年大豆花荚期我都要撒7到8公斤的尿素,今年采用他们的技术后,就没有撒这个尿素,这一块节省成本16块钱左右;还一个是省了两遍农药,按照常规种植的方法,过去我都是一遍除草剂四次农药,现在按照‘两减一增'这个技术,只打了两遍药,比往年少打了两次药,相当于每亩地又减少投入24块钱。另外你看今年的大豆长得特别好,往年一亩大豆最高的也只能达到280斤左右,从我的种植经验来看,今年一亩大豆不会低于400斤,一亩地可增产约120斤,按2元一斤算的话,一亩地增收就将近240块钱,再加上减少的化肥农药投入,一亩地可增加收入280块钱左右。”说起使用新技术的好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付湖村种粮大户童士合兴奋地告诉记者。
9月18日上午,由南京农业大学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减(减肥减药)”专项项目“华北大豆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安徽宿州召开。项目负责人、南京农大教授王源超告诉记者,大豆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种植中易受根腐病、蛴螬等病虫害影响,同时存在防控药剂与肥料施用方式粗放、使用过量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从2018年初项目立项开始,项目组在安徽省皖北大豆主要种植区,以麦茬免耕覆秸机械化播种技术为基础,结合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拌一封一喷”的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模式。该模式在种植前期实现了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灭茬、药剂拌种、侧深施肥、封闭除草、覆秸“五位一体”的一次性操作;在种植后期,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精准用药,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或高杆喷雾机“一喷多防”,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及操作次数。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基地和付湖村大豆“两减”示范基地在“一拌一封一喷”防控技术模式的指导下,大豆长势良好,豆粒饱满。与农民自防区相比,每亩有效株数提高61.9%,根腐病防效提高24.8%,化肥农药使用总次数由8次减少至5次,农药有效剂量减少43.4%,化肥每亩施用量减少8 kg,大豆产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陈剑平等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肯定评价,认为其改变了单病单虫的防治模式,减少了作业工序和药肥用量,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符合“两减”项目预期。后期工作中,两位院士期望项目组能够结合精准预测、预防一体化,实现种植源头保障、过程保护、产品保证的目标,同时加快成果攻关,熟化技术,强化集成,加大推广力度,惠及广大农民。 本网记者 邓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