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19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暨质量发布年会与2019江苏稻麦品质报告与产销对接发布会合并在江苏省靖江市召开。期间还举办了年会绿色发展论坛、南方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会议的主干内容是“质量发布”与“产销对接”。而这两项工作是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点。今年“质量发布”是2005年之后的第六次走出北京进行发布,也是质量年会第二次走进靖江。可以说我国“小麦品质检测与鉴评”工作开启了新一轮“市场化之旅”。
农业农村部的小麦品质管理工作于1985年我国粮食生产第一次结构调整中起步。35年来,我国优质小麦产业走出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从品质内含、检测方法、标准研制,到品种筛选、品质区划、基地建设、栽培技术,最后是订单生产、优质优价、产销衔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优质小麦产业体系,但体系的运转,尚处于“在路上”的状态。产销衔接依旧是核心问题,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标准不一依旧是产销衔接的症结所在。行业内有品种、产品、商品、食品等“四品”的品质鉴评,有各种优质品种信息的发布,有大大小小的产销衔接活动,更有各种与优质小麦相关的产业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为现阶段的小麦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奠定了基础,但毋庸讳言,也增加了协调的难度。
今年全国小麦大丰收,农业农村部发布信息,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已达到33%,比上年再增3个百分点。如果按亩产350公斤框算,整个优质麦产量超过4100万吨。预计我国优质麦市场目前需求是700多万吨,进口300万吨。不计库存,仅河南省1200万亩优质小麦的产量就超过400万吨。所以,今年小麦质量提高,但优质麦价格下跌,优、普麦价差缩窄,种植优质麦的农民获得感衰减。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正在进行第四次调整。这次调整不仅只是品种调整、布局调整和面积调整,更是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前三次都多少出现了粮食发展决策“要数量与要质量”的反反复复。这次呢?我们要看看供给侧到底缺的是什么。优质麦产业就是优质面粉加工企业的供给侧。我们优质麦一下子这么“多”了,我们供给的是什么?是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甚至“超强筋”都有了。但是你供给的商品量在哪里?需求侧需求的产品一致性、指标的稳定性在哪里?作为供给侧,我们自己不能自乱阵脚,炒作品种、炒作标准的思路该刹车了。用什么理念和措施把现有品种的“产品”的商品性状做好了,坚持住了,让需求侧从优质麦蓬勃发展中有获得感,这才是生产方应坚守的责任和初心。
国家财政立项,从产区送样检测的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检测与鉴评制度已经实施17年了。17年来,小麦品质检测与质量鉴评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积累了优质麦品质检测数据库,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品种,为优质小麦育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但是,检测成果的运用至今还没有突破。一年年的品质检测鉴评是检测什么?鉴评什么?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对育种家品种的检测,更是对品种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和商品成果的检测与鉴评。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际、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栽培技术下的不同品质表现有什么规律?针对这些规律怎样找出消除差异的解决办法?最终使同一类品种实现同一类品质。遗憾的是每年的检测报告出来后,很少有专家以此为依据联系生产实际进行解读分析,为产地和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技术的体系是建立起来了,但应用的体系或者说应用的机制还在路上呢。
沿着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我们走到了靖江。或者说,“又来到了靖江”。2006年,由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江苏省农林厅、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靖江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泰州市农业委员会、靖江市粮食(集团)总公司承办,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大成食品(天津)有限公司、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协办的“2006中国(靖江)小麦产业发展年会”走进靖江。那也是原农业部在国家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实施后举办的第6届小麦产销衔接活动。那次活动给靖江带来了“联合、协作、创新”的基本理念。靖江13年来正是坚守了这样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在“升华中国麦业”的道路上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今天再看靖江。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的万富世认为,今天的靖江在中国麦业中发挥的作用更像美洲的“墨湾”。美国出口小麦约一半的量沿着密西西比河通过“墨湾”销往世界各地。而靖江的“墨湾”在改革开放中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稳定的引领、引导作用。靖江依托临江襟海、地灵人杰、市场发达的优势,积极开拓创新,打造了一个国内外粮食流通的重要集散地,成为我国黄淮主产麦区小麦输出、东北玉米南下以及国际粮食进口的重要贸易港。靖江的吸引力里更有“文墨”的吸引力,有靖江粮食产业文化乃至饮食文化的贡献。靖江人用市场精神把现代小麦产业做出了“墨香”。
作为江苏优质麦生产推广领域的核心人物——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王龙俊研究员则认为:“靖江可以为中国小麦品质提升做贡献。”他参与了靖江2006年粮食产业园的规划论证。他知道靖江当时就是想构建与发达国家接轨的粮食产业龙头体系,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目标还真就实现了。靖江如今建设了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华穗粮油检测公司、扬子江物流中心、靖江粮港等产业服务与管理体系。我国提升小麦质量的核心问题是提升小麦品质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适合性。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探索的单品种订单经营和小麦初级配麦流程,引领了中国优质小麦的产销方向。他认为,只要坚持创新发展,靖江将会不仅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小麦集散中心,还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专用小麦集散地。
中国的小麦质量工作,概括地说,前17年在研究概念,后17年在做实验室检测,今年开启的新一轮“市场化之旅”,让概念和数据重返市场,获得新型市场的检验,而靖江给优质麦产业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今年的年会体现的“市场化”也是中国优质麦行业服务市场的一个转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协会、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加入到主办行列,表明优质麦的生产环节的能力提升成为努力方向。有扬州大学、南农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里下河农科所、河北藁城农科所这样一批接地气的科研院所,他们将发挥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优势,助推优质麦的供给侧结构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新的飞跃。
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了。下一步怎么走?要走出一条优质麦的自强之路,一条有文化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