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珠:我守候在椰乡南繁40 年
原创: 吴明珠 农财网种业宝典
1973年,她加入南繁队伍,
进行瓜类冬季育种工作;
在“追赶太阳”的日子里,
40多个影响全国的西甜瓜品种呼之欲出;
她用行动诠释南繁精神:
“只争朝夕,甘于吃苦,
不惧失败,勇于创新,
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
......
她便是吴明珠院士。
我从小便立下科技救国的志向。1955年,我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不久我便辞掉在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工作,来到了新疆鄯善县农村,先后担任农技站站长、吐鲁番地区科委副主任、吐鲁番行署副专员。1985年,我再次辞去地区专员的职务,从此,一头扎进西瓜和甜瓜新品种选育创新的漫漫科研路。
哈密瓜东进南移,甜蜜事业终弘扬
20世纪70年代起,南繁事业在全国兴起,为了在哈密瓜品种繁育上取得突破,1973年,我加入南繁队伍,进行瓜类冬季育种工作,开始了我“追赶太阳”的生活。
哈密瓜是对光照、气温等要求较严格的一类作物,经过不断努力,瓜类南繁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选育出了影响全国的品种及育种材料,如金凤凰、绿宝石、雪里红、9818等哈密瓜品种,伊选、8424、8526等西瓜品种,总计有超过40个之多。
▲吴明珠院士在试验棚内观察瓜苗长势
在南繁中,我并不满足于原有单一的育种加代和制种任务,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把制种繁育与海南冬种瓜菜的生产紧密结合,这一举措大大丰富了北方冬季蔬菜市场供应,并把海南发展特色瓜菜的品种和技术向北方扩散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为了克服甜瓜的连作障碍,在全海南还没有保护地栽培大棚的情况下,我带领科研团队在三亚荔枝沟新疆南繁指挥部的大院内建造了三亚市第一个西甜瓜育种大棚,采用大棚或网室加无土栽培或基质(沙土)滴灌栽培等新方式,使作物栽培一年一茬增加至一年两茬,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南繁保护地育种大棚的建设成了海南省发展设施农业的开端。我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适应反季节哈密瓜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及综合配套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并以三亚为中心,面向南方全面开展优质哈密瓜反季节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先后在海南建成无土栽培哈密瓜生产基地7个。
2002年以来,海南三亚以发展农业为契机,不断加快推进南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积极推动开展“设施农业+产业化”,加快了三亚热带农业升级转型,带动并提升了海南南部地区西甜瓜产业的发展,年种植西甜瓜面积达20多万亩,产值在50亿元以上。而这些在海南省反季节(冬季)种植的甜瓜(哈密瓜)品种,除少数是台湾育成的品种,80%均是由我们科研团队选育的,如金凤凰、黄皮9818等品种。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不仅选育出适合海南种植的优良品种,而且研究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让哈密瓜得以“南移”,使哈密瓜在海南发展成为一大产业,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2001年,我与袁隆平院士一同入选三亚市荣誉市民。
搭建南繁育种平台,方便后来者
20世纪80年代,我发起成立了以南繁基地为中心,全国各地西甜瓜知名专家共同参与的“ 华夏西甜瓜联谊会”,推动合作研究、共同公关。
进入90年代,原有的科研设施和工作条件已无法满足南繁需要,也无法满足哈密瓜北瓜南移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科研条件,我积极推进南繁基地(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园)建设,从1999年开始规划论证,至2000年建成。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园位于三亚海棠湾林旺洪李村,现已成为众多新疆南繁科研机构开展南繁科研的重要平台。
▲吴吴明珠院士在工作
为了祖国的哈密瓜事业,我把南繁基地当做平台,年复一年往返于实验室和田间,40多年,从不间断。辛勤的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由我主持选育的40多个甜瓜品种,均经过了南繁的洗礼。1996年, 甜瓜品种皇后推广面积占新疆主要商品瓜种植面积的80%,实现了新疆甜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
近几年,我带领科研团队又培育出一批适应东部和南部大棚栽培的改良型哈密瓜新品种,如黄皮9818、金凤凰、绿宝石、雪里红等,深受海南广大农民的喜爱,许多当地瓜农因此致富,一批甜瓜、西瓜致富村镇得以涌现。同时,我们所选育的西甜瓜亲本材料,均无偿提供给全国瓜界的同行,这些亲本组配选育出的西甜瓜新品种类型多样、品质优异。
我愿意为西甜瓜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用行动诠释“只争朝夕,甘于吃苦,不惧失败,勇于创新,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的南繁精神。
来源丨《中国南繁60年》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