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
企业负责人在向大家介绍新款植保无人机。
近日,被誉为“中国农化第一展”的第35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福建福州举办。本届植保“双交会”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减量控害、安全发展”,不仅吸引了近10万人参会、上千家企业参展,更是精心组织了8场精彩的行业论坛,交流最新产品技术信息,研判市场需求态势,引导行业变革创新,让前来参会的农资人收获颇丰。正如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所说,中国植保“双交会”作为植保战线、农药械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精心为植保系统、农药械行业、新型经营主体、植保社会服务组等搭建信息交流、品牌推介、技术展示、产品交易、服务合作的平台,全力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聚焦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双交会”贯彻发展绿色植保的工作思路,设立绿色防控展区,安排了近100家绿色农药、绿色防控产品生产和服务企业组团参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更是指出:农药绿色化是从根本上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有效途径。他还指出,高效低风险小分子绿色农药以其高效、安全的特性,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据悉,由贵州大学牵头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其标志性成果之一是除草剂新品种环吡氟草酮取得正式登记,该品种为抗性看麦娘等恶性杂草防控提供了全新药剂。截至今年3月,实现推广使用面积80万亩,农户一次除草成本每亩降低5元以上,抗药性田块每亩挽回损失高于200元。
记者从“双交会”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未来农药绿色创新重点将是加强品种绿色工艺、骨干品种绿色制剂的创新研究,推动专利过期品种国产化进程,加快免疫诱抗和性诱剂及调节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加快药、种、肥一体化进程,推进绿色农药全程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等。农药应用将以推进绿色农药全程植保技术体系建设为核心,为以区域和作物健康为代表的重大病虫害防控,提供全程免疫解决方案。
病虫害绿色防控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推广研究员赵中华,根据开展多年的植保新技术产品试验示范,总结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建议:绿色防控技术不排斥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的使用要与非化学措施协调一致,要确保科学安全用药。绿色防控非化学措施集成应用要注重效果,也要注意轻简化,只有经济高效,才会显出优势。这方面的技术应用首先要与高附加值、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相结合,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其推广更是要依靠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国家政策。
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农药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加速整合与淘汰,从业者必须抓住用户需求,深入洞察新的趋势和机会,才能突出重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认为,未来农药行业将朝着产业布局集中、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结构合理化的趋势发展。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农药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的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品牌发展战略。同时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植物健康、精准化施药、数据化管理理念,打通产业链,从产品销售单一维度向产业链全程服务延伸。要更专业、精准地服务农户,以服务引领中国农化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最后,企业也要将责任关怀、循环经济、生态融合、安全用药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在农药械变化趋势上,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推广研究员束放介绍,预计2020年农药使用总量与今年基本持平,但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的方向不变。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助剂、种衣剂均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量较大。杀鼠剂需求下降,且幅度较大,但受鼠疫的影响,不排除使用量上升的可能。除此之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量占比逐年上升。生物农药品种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生物杀菌剂用药量稳步增长。保护剂、免疫诱抗剂、植物健康产品将越来越受欢迎。
据悉,2018年性诱剂使用面积达2800万亩,食诱剂使用面积达440万亩。因此,绿色防控产品发展前景较好。束放对特色小宗作物的用药前景也十分看好:“随着小宗作物种植面积和登记品种的不断增加,目前专门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产品达1600多种,种类为杀虫剂和杀菌剂。仅今年3-5月份,在小宗作物(人参、金银花、樱桃、韭菜、姜、大葱、茭白等)上公示的农药品种就有23个。”
她还表示,农药价格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准确预测越来越难。但受农药新产品打包推广,及其良好的防治效果,部分新农药2020年终端使用价格会略高于今年。但部分老药品种由于多年来价格逐渐透明化,其变化不多,趋于稳定。因此,2020年农药市场总体情况将会制剂价格略升,原药价格趋稳偏降,产能也将趋紧。
安全用药理念深入人心
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便是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但由于植保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农药品种多,想要让广大农民朋友准确掌握有关技术要领,必须加强相关培训与指导。据悉,今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及广大企业,开展了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截至目前,全国已开展3.4万场培训,培训人次达124.4万人。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调研员王建强介绍,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通过分层、分级培训农民,增强了农民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和知识技能。还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较好地提高了病虫草害的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除此之外,通过农企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模式,较好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防治习惯,加深了绿色防控、科学防控的观念。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告诉记者:“既要抓好统防统治,从源头上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小而散的问题。又要做好科学安全用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问题,要两手都抓,并驾齐驱。”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安全管理及可持续农业专家孙新友认为,应建立产品安全管理机制。“产品安全管理不是负担,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力的支持工具。它既能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减少产品使用相关风险,确保使用者、作物安全,环境和食品安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又能满足客户包括政府的需求,获得公众认可,树立负责任的形象,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