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15日在京成立;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在成立大会上介绍,我国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启动实施5年来,通过协同创新,相关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了2.5:1的马铃薯与三大主粮比较营养当量系数。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成立大会上表示,马铃薯主食开发的实践表明,“小土豆”正成为大产业,引领居民健康消费,也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5年来,马铃薯主食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主食类型不断创新,目前已开发6大系列、300多种马铃薯主食产品,功能不断拓展;加工工艺不断改进,攻克了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成型难、易断条、不耐煮、易浑汤等技术难题,并通过对连续压面、自动成型、自动摆盘等核心装备进行改造,研发出真空和面机、一体化仿生擀面机、恒温恒湿智能熟化等新型装备,大幅提升了马铃薯主食加工能力;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发展壮大,成员达到4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份,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品市场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农科企紧密协作,形成了马铃薯主食开发的强大合力。
张合成介绍,2015年1月,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正式启动,并设立“马铃薯主粮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开展联合攻关。5年来,创设了品种选育的三级评价体系,筛选出30个加工适宜品种,新育成专用品种1个、品系3个;攻克技术瓶颈研制出3大类60余种300多款主食产品,开发出薯泥、薯浆、鲜薯等加工原料,确定主食配方、烹饪方法和加工工艺;首次提出2.5:1的营养当量系数,即2.5份马铃薯提供的营养价值与1份稻米、小麦或玉米大致相当,科学论证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年均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0个以上,核心面积累计达2万亩以上。(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