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遇 防控要这样办!
当前,陕西省小麦主产区陆续进入抽穗期,到了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的主要时期。4月9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宝鸡市岐山县召开全省小麦条锈病普防推进现场会,对全省小麦条锈病普防推进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据植保系统调查,截至4月9日,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已近300万亩,是近30年来同期发生县数最多、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年份。专家会商分析认为,预计今年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将超过850万亩,对夏粮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会议要求,各地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要把小麦条锈病防控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抢抓关键时期,加强监测调查,及时研判分析,准确掌握病情动态,快速预警预报,有效有序实施分区治理。陕南地区要在4月15日前完成防治,关中灌区在4月20日前完成普防,渭北旱塬在4月底前完成防控。要兼顾穗期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中后期小麦“一喷三防”,全面推进综合防控,做到应防尽防,确保不造成大的危害。
会议强调,各地要强化资金保障,对已下拨的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病虫防控资金和省级财政重大病虫防控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小麦条锈病防控;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需要,使用前期下拨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资金。各市、县政府要积极调剂地方财力,列支防控经费,从药剂购买、作业费用等方面给予补助。同时,要延用前阶段应急防控方式,按照应急处置程序,简化手续,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还发布了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南,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保障,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专家服务指导组,做好技术指导服务。要引导群众合理选药、安全用药、科学施药,确保生产安全。要充分发挥应急防治队伍、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引导群防群治,确保防控取得实效,打赢打好条锈病防控硬仗。
陕西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南:
坚持“突出重点区域,抢抓关键时期,实施全面防控”的防控策略,以条锈病为重点,兼顾小麦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中后期病虫。在密切监测,查清发生区域和面积的基础上,对条锈病达标区域实施统防统治,发生区域开展群防群控,争取做到一次施药,兼防病虫的目标。
拔节孕穗期主攻小麦条锈病,兼治白粉病、蚜虫、红蜘蛛。陕南及关中灌区小麦条锈病常发早发区,要前移防治关口,在条锈病发生初期,选用三唑类药剂对麦田进行一次全面喷雾,遏制病菌向东部下游地带扩散、蔓延。当田间病叶率达到0.5%-1%,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杀菌剂可用三唑酮、戊唑醇等,杀虫剂可用吡虫啉、哒螨酮等。
抽穗至扬花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高峰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药肥混用,与小麦条锈病防治紧密结合,全面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要兼防赤霉病,密切关注扬花期天气,主动出击开展预防,如遇连阴雨天气,及时补防。杀菌剂可用三唑酮、戊唑醇、多菌灵、氰烯菌酯等;杀虫剂可用吡虫啉、毒死碑、氯氟·吡虫啉等,微肥可用磷酸二氢钾等。
防治中要规范操作,注意选购“三证”齐全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登记标注的使用范围和剂量用药,根据不同施药器械调整施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