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育种天堂”里的春天奏鸣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求是网   作者:孙珉 徐辉冠  浏览次数:409
 
  随着天气转暖,中国的土地正在绿起来

  在这个春天,农人们不误农时、辛勤劳作。
 
  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农业科研人员眼中的“育种天堂

 
  2月27日,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雷新民在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从湖南赶回三亚、隔离14天期满的研究员李剑波,一大早就下到杂交水稻育种田里,对他的“宝贝品种”进行记录和筛查:“这批制种,4月下旬就要在我国南方播种,一分钟都耽误不起!”

  李剑波是疫情发生后,从全国各地赶回的2800多名“南繁人”中的一员。

  突发的疫情,曾让不少种业科研工作者担心影响全国春耕夏种。为了守住春天的希望,各地迅速行动
 
  ❖ 科研人员不能来,当地管理人员就协调“代收代管”,把科研材料晾晒、包好,寄往各地;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及时协调组织,各省“南繁人”通过“一码通”有序返琼;

  ❖ 村与村、区与区之间的防疫关口陆续打通,“南繁人”走上“绿色通道”直达基地……


 
  早春时节,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工作进入了繁忙季节。为减少疫情对科研工作带来的影响,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与省外的南繁单位进行视频连线,开展代管、代收、寄送等服务,多措并举,确保南繁科研不间断。图为2月27日,工人在采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为全国春耕夏种提供4000万亩科研用种的南繁基地,重现久违的繁忙场景:3月8日,南繁各单位全部复工,复产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2月27日,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在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悬挂分类标签。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农业稳则天下安。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牵动人心,14亿人的“米袋子”、“菜篮子”,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5月5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培兰村的农民在抢收早稻。当日是立夏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蒙钟德/摄

  解决养殖业困难,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难点,中国迅速行动,大江南北吹响春天的出征号角——
 
  ❖ 拉起笼子,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从水中跃出。3月21日上午,“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迎来春节后首次开捕小龙虾。
 

 
  连日来,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加快推进渔民有序复工复产,帮助养殖户转型发展,鼓励扶持近海特色养殖,保障海产品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促进渔民稳定增收。图为山东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里栲栳村的渔民在管理即将销往广东、吉林的多宝鱼。 新华社记者 梁孝鹏/摄

  ❖ 截至4月3日,农资企业的复工率98%、复产率90%,农资经营门店的开业率达到96%,农资下摆入户的比例80%;
 
  ❖ 今年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苗情总体较好,一二类苗比例87.2%,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种植业、养殖业等正在全面恢复……
 

 
  进入4月,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苹果生产基地一片农忙景象,果农们为果树剪去多余的枝叶,保证花期顺利到来。苹果产业是宁县目前的主导扶贫产业,近三年间,宁县借助苹果产业带动全县90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图为宁县王庄村村民刘彩红在苹果生产基地内修剪果树。新华社记者 张睿/摄



  发力“单改双” ,水稻大省湖南的双季稻攻坚战。图为2020年4月8日,在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黄市村,村民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新华社记者 周敏/摄


 
  4月18日,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港的渔民在码头卸运海鱼。随着海南渔业陆续复工复产,每日清晨,大批满载而归的渔船返回琼海市潭门港码头卸货,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记者 蒙钟德/摄

  (作者:新华社记者:韩洁、安蓓、齐中熙、张辛欣、于文静、王优玲、申铖、刘夏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