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沿黄流域国家级“农林草乡土
种质资源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提案:黄河流域生态建设,要关注“农林草的乡土种质资源”保护。
提案指出,沿黄流域特别是西北的“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农作物特产区域,但是缺乏选育保护特色种业,引进外来品种日趋严重;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草种稀缺,90%都要依靠进口,林木栽植外调居多;
具有生态功能、药用价值的野生乡土植物生境退化、多样性遭破坏,相关品种繁育保护技术落后。
提案建议,建设沿黄流域国家级“农林草乡土种质资源体系” 。
在固定资产建设、特色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新品种认定上,有明确的专项奖补。
推广“政府+企业”的共建模式,政府搭台、相关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乡土种业公司,推进特色乡土种质资源的科研与应用推广,政府要建立投融资的支持孵化模式。
建立种子资源价值的评价体系,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形成市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2
像管理粮食一样管理中药材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相君建议:出台有力举措促进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提案指出,目前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欠缺,国内中药材种子企业较少,专业化的制种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不多,繁种育苗技术落后,农户自繁自育比较普遍,从根源上制约着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山地药材机械严重缺乏,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提案建议,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设立1亿亩中药材种植目标,优化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
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在全国建立药仓,通过购买、存储、调价、销售调节市场供需,像管理粮食一样管理中药材。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长效联效机制,将中药材种植与生态保护、扶贫脱困有机结合,实现中药材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种子种苗专业化生产,加强中药材山地机械的研发和应用。
3
支持建设海南“一带一路”
种业开放先行区
推动海南建设国家级种业研发平台和资源库
推动签署“一带一路”种业投资双向开放和标准互认协定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建议:支持建设海南“一带一路”种业开放先行区。
提案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以种业为切入点,通过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在海南构建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一带一路”种业开放先行区,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种业“南繁硅谷”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国际布局。
提案建议,给予海南发展种业更大的开放政策。
扩大外商市场准入,开放种业金融政策,鼓励跨国种业企业在海南“一带一路”先行区设立结算中心;
结合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规划建设,试点赋予海南更大的种质资源进出口审批权,制定海南 “一带一路”种质资源进境及出境的国家、地区和种类名单;
试点扩大海南种质资源“走出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