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省农机局获悉,6月21日,河北省3305万亩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基本结束,小麦机收率达到99.5%。据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河北省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今年以来,河北省农业生产战胜了倒春寒、干热风,战胜了近几年程度较重的小麦病虫害,战胜了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期遭遇的疫情冲击,夏粮丰收,来之不易。
线上线下齐服务
夏粮丰收有保证
今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营村种粮大户耿建辉种植的5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550公斤左右。“麦子丰收了,心里踏实了。”耿建辉说。
今年春季,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农业生产遇到了困难。耿建辉介绍,为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当地农业技术人员采用非接触方式,针对小麦墒情、苗情视频开具精准处方,并将所需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及时调配到田间地头,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采用植保无人机灭虫害,效率高、速度快,还节省了人力成本。
疫情最紧张时期,也是春季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候。河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麦田苗情调查,分区分类制定麦田春季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民根据苗情分类管理,同时利用农技推广云平台,开展线上远程指导。
春耕生产农资需求量大,不少农资门店因疫情关门。河北省多地推行“不见面”服务,通过网络群发消息,引导农民手机下单、统一配送。省农业农村厅积极与各地协调,将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纳入复工复产企业名单,为生产企业发放民生保供证明543份,实行省、市、县三级包联企业制度,保障了春耕农资供应。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开通24小时“抗疫情、解农困”专线电话,明确专人跟踪督办,累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8305项。
建设高标准农田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
三夏时节,成安县辛义乡高标准农田里麦浪翻滚,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时不时停下来卸下金灿灿的麦粒,农户们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小麦单产不断攀升,能够实现稳产高产,得益于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据了解,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河北省各地建成的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耕地利用率提高3%以上,生产成本降低近15%,亩均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带动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有效保障了河北省粮食连年丰产丰收。
今年,河北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286万亩,达到4982万亩,同步配套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自动化灌溉、土壤墒情监测等现代农业科技,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今年,河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早,程度重,特别是小麦条锈病,是近30年来发生最重的年份。为此,河北省在及时下拨中央预拨的48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的基础上,省财政下达资金共计2995万元,重点用于小麦病虫害防控。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拉网式普查,按照“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原则,充分发挥5230个专业服务组织作用,利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高效施药机械,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做到了应防尽防、应治尽治,有效控制了小麦病虫害重发流行态势,不仅使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也使小麦亩穗数比上年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接近常年水平。
推广优质品种
提升品质产能
625公斤,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了60公斤,这大大超出了景县种粮大户高志清的预期。
高志清告诉记者,景县是漏斗区,去年秋种时,他试种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推的节水新品种,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今年全省小麦丰收,优良小麦品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俺家的优质麦子都有订单,价高还不愁卖。”柏乡县西汪镇驻驾铺村种粮大户郝建池种植的500亩师栾02-1优质强筋麦迎来丰收,亩产达到500多公斤。播种前,他与当地合作社签了订单,每公斤比普通小麦市场价高0.2元钱,仅这一项就能多赚5万元。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小麦产业,强化新品种选育,集成绿色高效技术,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效促进了优质小麦品质提升和产能提高,培育出师栾02-1、藁优2018、藁优5766等一批品质性状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以及衡9966、衡5835、衡麦26等节水系列小麦品种。
今年,河北省补贴500多万元,调优品种结构,在全省实现了节水高产小麦品种全覆盖,推广优质专用小麦405万亩。目前,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在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已超过四成。
在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同时,河北省制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不同地力的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小麦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精细整地、足墒播种和播后镇压等关键节水抗旱技术到位率高,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减量技术普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