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它是8月的第一个节气。但立了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也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秋天才真的来了。
农业专家提醒,立秋以后,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一方面要注意在土作物的保湿抗旱、大春作物的后期田管和完熟完收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晚秋作物的备栽播栽工作。
未来十天北方农区雨水充沛
利于秋粮产量形成
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大部和西南农区光热较为充足,降水较为适宜,土壤墒情总体良好,利于在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经济林果果实膨大。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东北部等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一季稻拔节孕穗、棉花现蕾开花及经济林果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江南东南部、华南中东部出现5~7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造成部分果树果实灼伤和质量下降。
北方农区处于雨水相对充沛阶段,雨热同季,对玉米、大豆、一季稻、马铃薯等作物产量形成有利;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土壤缺墒状况将得到改善。华南将有明显降水,沿海地区需防范暴雨洪涝。
玉米:成熟收获播栽秋玉米
立秋至处暑期间,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玉米进入全面成熟收获期。800米以上地区陆续进入灌浆结实和收获期。除继续做好农田日常管护及补水备收工作外,此时也是播栽菜用秋玉米的好时机。
在抢时播栽秋玉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用苗期耐高温,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产早熟品种;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块种植,如稻沟槽地等;采用肥团育苗,以有机肥为主,2至3叶移栽,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3000—4000株,采用双行留双株种植,行距80—90厘米,窝距40—50厘米。水稻:做好“双抢”留蓄再生稻
立秋时节,水稻陆续成熟,应抓紧抢收抢晒早稻,尽量缩短农耗期;抓紧抢插(抛栽)双季晚稻,及早转入田间管理,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防止高温危害,争取晚稻生产主动。
此外,还需注意留蓄再生稻的工作,收后及时清除杂草,并管好田水。如遇连晴高温天气,则需加深水层护桩保芽。有条件的地方,可亩施清粪水1000公斤左右加尿素。
病虫害防治方面,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田间注意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并搞好留水防暑防旱工作,确保中稻丰收。
棉花:注意水肥调控防治病虫害
秋后棉花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是增产的重要节点。为保证秋桃盖顶,预防棉花后期早衰,增加铃重,实现棉花增产增收,将后期棉花的水肥运作、病虫植保、化学调控、叶面施肥等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确保棉花稳健生长,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打好棉花后期田间管理。
具体的田管措施:
1、注意水肥调控。合理调整好棉花后期水肥运筹工作,于8月中旬适时停肥。在水的管理上棉田即不受旱也不受涝,保持棉田湿润状态。视棉田长势适时停水,切记过早可过晚停水,停水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
2、合理化控和人工调控。切实加强化控工作,对于已经旺长的棉花要抓紧进行补控。对于出现二次生长、赘芽多、侧枝还在开花的棉田进行重化控,控制营养生长。过于生长荫蔽或生长过高的棉田应实行推株并垄,增加棉田的通风透光,防止烂铃,促进早熟。
3、加强棉田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对棉铃虫、红蜘蛛、棉蚜的防治,狠抓田间综合防治,确保棉花稳健生长;同时做好棉田黄萎病的预防工作。
马铃薯:生产中严把“三关”
一是播种关。秋马铃薯播种期掌握在9月上中旬,一般每亩栽5500—6000穴,用种量160—180千克/亩,行株距为40×25厘米。苗高15厘米左右时进行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高产。
二是追肥与培土关。秋马铃薯需肥多,生育期短,应以基肥为主,看苗追肥2—3次即可,发棵期追一次催薯肥,每亩用50斤高氮复合肥,此次追肥可结合培土完成;结薯期(植株开花前后)用3%的磷酸二氢钾加3%的尿素溶液喷茎叶1—2次。此外,秋马铃薯的水分管理,一方面要防止苗期渍水而烂薯,另一方面要防止结薯期缺水,尤其是开花前后对水分极为敏感,缺水会致严重减产。灌溉时以小水浸沟即可,不宜漫过畦面。
三是病虫关。秋茬马铃薯,建议及时用药防治好马铃薯的晚疫病与蚜虫。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有普力克、金雷、克露等;防治蚜虫的药剂有抗蚜威等。
节气小知识
这段时间为何称为“长夏”?
在中国医学中,将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这是为什么呢?
立秋中的“秋”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因此谚语有云:“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事实上,立秋到了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我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南方地区,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医将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