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晚稻丰收,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至关重要。近日,浙江召开晚稻重大病虫防控暨“农药两制”改革推进会,旨在进一步部署落实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
数据显示,今年浙江晚稻病虫害迁入偏早、虫量偏多,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截至目前,全省平均虫量达1312头/百丛,褐飞虱累计发生1567万亩次,较去年增加36.2%;白叶枯病在局部重发流行,全省发病面积10.44万亩,是去年同期的1.8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元杰表示,接下来,浙江将加强晚稻病虫害监测调查和研判分析,全力抓好防控工作。当前是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的重要窗口期,下一步将从压实防控责任、加强动员宣传、落实防控措施3个方面着手,推进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据了解,浙江省农药“两制”改革推进1年多来,各地按照“一个机制、两大平台、三项纪录、四种方法”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将进一步巩固农药实名制购买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农药使用情况记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工作。
推进会当天,代表们在桐乡市石门镇观摩了晚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现场,参观了杭白菊“农药两制”改革示范区和桐乡市现代农业创新与服务中心。下午,代表们还分组交流了各地当前晚稻重大病虫发生防控形势,以及推进“农药两制”改革的举措。
彭松 本报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