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万亩级玉米主导新品种
秋收之际,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通州种业园试验基地里,一排排玉米挺拔直立,一个个玉米果穗个大饱满,丰收的景象令人欢欣鼓舞。这里种植的“MC121”“京科999”等玉米新品种,长势更是喜人。
为了更好地推广有潜力的国审新品种、形成规模优势,近日,全国农技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举办“MC121”“京科999”新品种示范推广协作暨联合体启动会。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山西、内蒙古、吉林等10多个省(区市)的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联合体企业代表参会。
当天,全国农技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加入联合体的形式,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利用3年至5年时间,共同努力把两个新品种打造成年种植500万亩以上的重点推广品种,力争成为继“京科968”之后突破千万亩级的主导大品种。
“成立联合体,可以更好发挥新品种的潜在生产力,成为合作的典范,为推进我国民族种业发展提供经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将为推进两个新品种示范推广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种业应有的贡献。”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在会上表示。
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介绍,今年,由玉米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德农种业、屯玉种业、顺鑫农科种业、河南现代种业、安徽丰大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北京龙耘种业等7家骨干种子企业,组建了“121-999京科玉米联合体”,共同开发推广“MC121”“京科999”等系列国审玉米新品种。各联合体企业充分发挥营销网络平台的市场放大优势,对新品种进行了大面积布点示范。
“联合体成立后,‘MC121’新品种今年已在全国共示范推广约70万亩,‘京科999’也已经在全国安排布置了数千个试验示范点次。”赵久然表示,各公司和大量示范点反馈回来的品种表现、产量和抗性结果等均非常好,得到众多企业、经销商、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欢迎。
据介绍,“MC121”“京科999”是继“京科968”之后,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代表性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综合优点。
“科企合作是加速推动新品种转化重要途径。”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在会上表示,玉米中心牵头“1+N”玉米联合体持续发展模式,践行了“企业需求、订单育种、联合开发、共拓市场”的商业化育种和产业化推广理念,是成功的实践。“全国农技中心与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两家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这两个品种的推广将进入快车道,非常有意义的。”他认为。
“从熟期、抗逆广适性、抗病性、丰产性、易制种等方面,这两个品种在生产中都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我们有能力、也更有信心,通过科企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积极作贡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荣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