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今年霜降后的第一天,在延津县王楼镇新集村召开了一场花生高产观摩会。看着现场参会的400多人,村民张秀花有些患得患失:为自家麦后花生能够亩产过千斤而高兴,又担心前来参观的老乡踩坏了自家花生。
众所周知,春花生产量最高,麦套花生次之,麦后花生则最低。现场不少人心生疑问:“麦后花生的产量咋可能这么高?这一定是个例!”
这究竟是农业个例?还是有高产秘籍?我们今天不妨走进农田去看一看。
现场做实测:
麦后花生亩产602公斤
张秀花家的花生地位于村委的南侧,11亩连片的花生地此时仍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村外显眼得很。与不远处随处可见晾晒花生的场景,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
农田主人张秀花站在花生田的生产路上,正在向数十位前来参观的群众介绍自己的高产经验。现场有老乡和她打趣:“你家的花生种得真不错!果大味甜,就是籽粒太饱满,不好剥皮,吃多了手疼。”
一周前,该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给她家种植的11亩花生进行了测产,得出了亩产预计超过千斤的数据。消息一经传出,此后每天到张秀花家花生地看稀奇、“取经”的老乡络绎不绝。
观摩会上,该县高级农艺师、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原局长吴新德与几位村民代表在花生田里,再次进行了实地测产,随机在1.5平方米的面积内进行测量,在折合60%的出果率后,最终得出花生亩产602公斤的结果。
看到最后的数据,张秀花当即乐得合不拢嘴。她说:“要不是中国农业科技110延津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延津农技110)给开出的高产创建方案,按照往年的种植经验,我家的花生亩产估计也就300~350公斤。”
亩产过千斤:
得益于“花生高产方案”
在观摩会现场,有人提出:这是个例,是否具备技术推广的条件,还难以判断。
有了解情况的群众,立刻推翻了这种说法:全县没收的还有数百户,都是实施了延津农技110花生高产方案。
还有老乡说:“往年经过延津农技110主任李坤武的技术指导,一般农户种植花生的亩产,基本也都突破了千斤。”
这个花生高产方案究竟有啥不一样?了解一下张秀花的经历,也许就明白了。
今年6月初,张秀花因为家中琐事缠身,把11亩花生的播种日期给耽搁了近20天。她说:“按照我的经验,这茬花生亩产能有250公斤,都得谢天谢地了。”
村里的农业技术员得知情况,给她出了个主意:联系一下延津农技110,让李坤武给你指导一下,这茬花生产量肯定低不了。
6月10日,张秀花就按照延津农技110提供的保美乐高产方案,在地里种下了花生。经过前期播种的科学管控,在花生生育期间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高产管理措施,11亩花生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画面逐渐成形。
在相近的时间里,和张秀花类似的故事,还在延津10余个乡镇、近20多万亩土地上陆续上演……
农业有困难,
都说要找“110”
在观摩会现场,跟李坤武打招呼的人特别多:有人见面后,就开始向他咨询农业技术的难题;还有人则是亲切地上前招呼寒暄;甚至还有许多人约他去自家喝酒吃饭、现场指导。
缘何他会在当地各乡镇享有这样的礼遇?故事还得从2008年4月29日,延津农技110成立后说起。
在当年的5月底,延津县榆林乡大杨庄村的1000余亩花生同时出现根腐病。村干部就找到延津农技110寻求帮助,李坤武当即带领“服务中心”的骨干,前往该村实地查看采集样本、合议会诊,及时开出了“处方”,指导农民进行紧急防治,让大杨庄村的村民安然度过了此次危机。在延津县,像这样的“危急档案”还可以列出很多,如丰庄镇河道村7000棵杨树出现死苗,僧固乡东竹村大面积出现花生烂果,协助小潭乡王喜刚夫妇发展食用菌栽培等,每一次延津农技110都是坚持“零收费服务”,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农户化险为夷。
运行近12年来,延津农技110辖下拥有80多名“乡土专家”,通过专家“农技110热线”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管理、农产品信息发布等一条龙服务。
持之以恒的坚守,不仅让延津农技110在当地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李坤武和他的团队还多次获得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嘉奖,成为延津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应用的领头雁。现在,延津县农民每逢遇到生产难题,首先就会想到去找延津农技110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