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强化土壤封闭处理 推动杂草科学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3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浏览次数:393
 
 
 
      11月19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组,在河南省信阳市举办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培训班,来自河北、山东、江苏等8个小麦主产省植保站药械科负责人、麦田杂草发生危害与抗药性监测点技术人员以及有关项目科研单位、农药企业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观摩了旱旱轮作、水旱轮作不同栽培模式下麦田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田间示范效果,项目组专家作了有关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分布区域、抗药性监测、综合防控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培训班指出,受土地流转、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麦田杂草发生危害明显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安全和农药减量面临的新挑战。一是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主要杂草有20多种。2019年麦田杂草发生面积2.49亿亩,较2003年增加19%。二是杂草群落演替导致难治杂草增加。受耕作制度、种间竞争、除草剂使用等因素影响,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加快,如黄淮麦区由90年代以荠菜、播娘蒿、麦瓶草等阔叶杂草为主,演变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节节麦、大穗看麦娘、多花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防治难度增加。三是杂草对除草剂抗性增强。目前黄淮麦区播娘蒿、荠菜,长江中下游麦区菵草、日本看麦娘等14种主要杂草对田间常用除草剂产生明显抗性,导致农民不得不增加除草剂剂量。
 
      推广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延缓抗药性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培训班强调,要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麦田杂草发生危害及抗药性监测。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双减”项目等资金支持,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麦田杂草发生种类普查以及抗药性监测,绘制节节麦、多花黑麦草、日本看麦娘等主要恶性杂草发生区域以及抗性水平地图。二是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制定《冬小麦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方案》,因地制宜推广生态控草、生物除草、物理除草等绿色控草技术,降低小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三是加强减药增效技术示范推广。按照“早期治理,封杀结合”的防控策略,筛选高效低风险除草剂替代老旧、有抗性除草剂品种,集成“多靶标除草剂协同控抗”、“靶向差异除草剂轮换控抗”的防控技术模式。四是加强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小麦田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指导广大农民掌握新型小麦田除草剂使用技术,减少因使用除草剂和施药器械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和飘移为害。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