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粮食价格整体上涨,尤其是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主粮作物,玉米期现价格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主力合约最高涨至2692,较年初上涨781元/吨,涨幅达41%;代表国产大豆价格的豆一主力合约刷新上市以来高位,涨至5733元/吨,较年初上涨1877元/吨,涨幅达49%。
而这些价格上涨的力度最终会反映在明年的种植结构上。在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少,在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区,玉米、大豆、水稻又同属秋粮作物,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争地关系。由此一来,在种植选择上农民当然以收益较好的品种作为第一选择。
单位:万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梳理历年的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我们发现,玉米大豆之间有很强的连带关系,在种植方面有很强的的竞争性,我们由图即可看出二者以此消彼长的种植模式共存,在我国2016-2020年玉米播种面积下降的同时,大豆面积发生了大幅增涨。
2016年随着国家取消玉米的临储政策,玉米价格转为市场化运行,自此往后,国家不断采取调结构、去库存等一系列措施。比如调减东北镰刀湾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加大对大豆的价格补贴,使得部分地区的玉米改种大豆,因为从价格及需求等情况来看,种大豆比种玉米来得更加划算。后期由于中美贸易争端,我国紧接提出大豆振兴计划,通过提高落实种植者补贴扩大大豆播种面积。从而,出现了大豆播种面积由降反升的上涨趋势,6年来大豆播种面积,在最低点682.74公顷上增加了303.93万公顷,相当于2015年的近二分之一。
那到底应该种什么?背后的选择依据大概率以种植收益作为衡量尺度。
在东北,既有威名遐迩的黄金玉米带,又是大豆主产区,而且种植粳稻同样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从品种属性来看,大豆不耐水涝,又需要水分,不耐干旱;而玉米对种植条件来说相对不算严苛,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玉米需水较多,但同样不耐干旱,也就是说玉米大豆同属不耐旱的品种,那么适合玉米与大豆种植的区域即有重叠。
从种植收益上来看,大豆种植的优点在于,单价高,补贴高,种植简单,肥料用的少,但缺点是亩产低。玉米的优点在于,单产高。大豆亩产在150-200公斤之间,而玉米的亩产在500公斤左右,以玉米2000元一吨、大豆4000元一吨计算,玉米一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大豆一亩可以获得600-800元间,加上补贴(以2019年计算),在常规情况下,玉米可以获得1030元,而大豆可以获得855-1055元。二者相差无几,所以价格因素会对玉米与大豆的种植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今年大豆玉米高涨的特殊情况下,玉米大豆之间的争夺将更加紧张,甚至会挤压的稻谷的种植面积,毕竟今年粳稻价格平平,出现了"籼强粳弱",黑龙江提前了一个月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
而且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今年投机资本对粮食市场炒作明显升温的背景下,看似玉米大豆涨价有望增加农户收益,有利玉米种植面积或大豆面积出现上涨,但其实在投机资本推波助澜的背后,种植农户可能并非是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是中间层的贸易商更甚是投机者。
长期来看,我国出现的玉米和大豆“争地”现象,意味着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亦面临新的形势及取舍。
《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形势与应对的政策建议》预计,到2030年我国玉米需求将超过3亿吨,国内产需缺口将达到2500万吨以上,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另外,大豆消费量也将继续增加,届时总需求量接近1.2亿吨,进口量约在1亿吨左右,我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也就是说,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两者均有较大的产需缺口,我国未来粮食品种供求失衡格局或将进一步加剧。
对于如何解决好大豆与玉米“争地”的问题,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中已经明确的态度。《意见》中提出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同济大学教授程国强曾对此问题曾指出,中国应该把用于榨油和动物饲料的大宗大豆市场留给美国、巴西等主要生产国。中国应该利用有限的可耕地来发展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的小众市场。
中华粮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