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的最新消息,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同增0.9%。
对应的是,从全国层面看,2020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也都同时得到了提升。“粮食增长的背后,主要是需求的增长。”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徐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在增收的同时,粮食价格也有所增长,尤其是玉米。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2.61亿吨,较2019年增产400万吨;参考12月8日全国玉米均价1.252元/斤,较2019年同期(0.9元/斤)上涨了近40%。而进口大豆的增长也意味着饲料油料缺口较大。
粮食增产边际效应递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看,增加谷物种植面积是确保粮食增产的关键所在。以2020年数据看,谷物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接近84%;新增加的面积中,谷物面积占到近17%。
就当前种植面积的增加,不少县域则是主动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沭阳县一位副县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是立足于粮食以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将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13:46.5:40.5调整到2019年的11.2:41.7:47.1。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江苏涉及农村的诸如苏北农房改造的一系列改革中,因为对土地的集约利用,都释放出了耕地指标。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定,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要达到7127万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以盐城市响水县的夏粮面积看,2020年的种植面积为54.08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其中,小麦面积52.71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
除了面积、亩产略微增加的原因外,一位响水县农业系统的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0年夏粮实现增产的主要是苗情(小麦)基础好:“一是去年播种期间没有出现连阴雨天气,二是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苗匀苗齐,提高了播种质量;三是2020年越冬期属暖冬年,大于0℃以上有效积温高,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从响水农业部门的抽查情况看,在衡量粮食的重要指标“千粒重”中,2020年夏熟小麦每亩穗数42.9万穗(同增0.6万),每穗粒数25.2粒(同降0.7粒) ,千粒重39.1克(持平)。小麦单产422.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3公斤/亩)。不过,这依赖于政府的投入。2020年响水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控制小麦赤霉病。事实上,这是响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江苏县级地方官员认为,在面积和亩产增加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粮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2月9日,在江苏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考评会议上,全省66个粮食主产县整体实现全程机械化,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2%,高于国家标准,这使得每亩节本增效近500元。
就粮食增产的逻辑看,江苏省社科院农发所张立冬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初期是生产关系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大幅度增收;后来是绿色农业革命,采用良种、化肥、农药等,促进粮食大幅度增收;近些年则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实现增收,“当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粮食增产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饲料油料缺口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的解读,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同增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48亿亩、392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825万亩、30亿斤,分别增长5.9%、8.3%。
但从2020年粮食市场的表现看,有两大特点不能忽视:一是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二是饲料油料的缺口较大,导致进口的大豆增加。
“今年粮食价格涨幅有点大,主要是玉米涨价带动的。”盐城种植大户徐正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主要原因是东北玉米因为受台风洪涝灾害影响减产,玉米倒伏收割成本增加,生猪逐步恢复产能等因素。
在现货市场,正常玉米价格在1600-1900(元/吨),但2020年高峰价格甚至超过2700(元/吨)。
国内农业重点企业雨润集团养殖部门的一位分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料需求带来玉米需求增加;第二,疫情、国际局势和经济双循环大环境刺激玉米深加工企业(酒精、淀粉、糖、其他生物制品)提高开工率从而带来需求增加;此外,玉米价格的上涨也涉及到市场炒作,贸易商和农民看到价格上涨开始囤货,以及疫情和国际关系导致进口配额的不确定。
进口的大豆则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据南京海关发布的1-10月进出口数据显示,江苏重点农产品的进口量增加,其中,大豆进口量增加37%。这是持续拉动全省进口保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国产大豆榨油出油率低于国外的以转基因为主的大豆;二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低,国产大豆价格没有竞争力;三是国内土地资源有限。”张立冬博士对记者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