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致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贺信精神,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粮、油、菜、肉、蛋、奶等产业协力攻关,在基础理论、技术与产品研发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稳产保供提供了科技支撑。
为展现我院“十三五”系列科研成果,院网从今日开始推出【十三五巡礼】系列报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分别占全球小麦生产和消费总量的17%和16%。“十三五”期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的22%左右,在口粮消费中占40%以上,小麦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据统计,2020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3.41亿亩,比2011年播种面积3.68亿亩减少2700万亩,小麦总产量同期分别是1.32亿吨和1.19亿吨,增加1300万吨。从单产看,2011年,我国小麦平均单产322.55公斤/亩, 2020年增至382.8公斤/亩,增幅18.68%,年均增长1.87%。数值的一减一增,这背后无疑是科技的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国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高,育成了“鲁原502”“百农4199”“西农511”“中麦578”“济麦44”等一批小麦新品种,生产品种全部为国产自育,小麦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种业市值超过160亿元。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全院精锐力量,围绕小麦全产业链开展了“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及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攻关。共审定小麦新品种49个(不含引种),其中,国审品种19个。新育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小麦新品种。中麦895灌浆速率和耐热性居黄淮麦区南片首位,落黄性及综合抗病性好,面条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2020年推广面积为全国第三位。与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合作选育的“鲁原502”,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优良,在黄淮麦区北片年推广面积超1500万亩,2019年成为我国三大主推小麦品种之一。“中麦175”是我国第一个同时通过国家水地和旱肥地两个区域审定的水旱兼用型品种,还通过北京、山西、河北、青海和甘肃省的审定,实现了我国冬小麦育种的新突破,是北部冬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中麦5051”在2019年河北邢台市春浇1水,亩产达到551公斤,破解了北方麦区强筋小麦不抗寒、节水小麦不优质的难题,获评2019年农业农村十大新产品之一。“中麦578”在2020年河南焦作市实打验收,亩产达到841.5公斤,创下黄淮麦区强筋小麦高产纪录。
在小麦育种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完成了小麦基因组660K芯片构建、太谷核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基因编辑等工作。总的来说,在小麦基因组测序、基因克隆、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转基因、基因编辑以及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等方面,中国农科院与欧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部分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历时30年创立的小麦远缘杂交新技术体系,破解了小麦与冰草属间杂交及其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还创制了高穗粒数、广谱抗病性等新材料392份,建立了创新种质高效利用新途径,培育携带冰草多粒、广谱抗性基因新品种,驱动育种技术与品种培育新发展。作物科学研究所创建的小麦抗旱节水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的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突破了制约抗旱节水基因型准确高效选择的技术瓶颈,创新集成“水旱协调三步选育技术”,克隆了 DREB 、WRKY等抗旱基因,在缺水条件下,培育的抗旱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
在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方面,示范推广了一批新技术。“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织华北麦区优势单位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年推广示范面积3000万亩,实现比传统小麦生产节省灌溉水10%-30%,节肥15%,并维持稳产、节水、增效,破解了华北麦区的发展困境。“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 获评“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中国农科院灌溉所牵头研发的“三化“智能灌溉技术实现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1.4%、16.1%和67.1%,在华北和西北麦区示范推广300万亩。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牵头开发的面制品加工减损降耗技术被国内最大的挂面企业金沙河面业集团采用,实现挂面出品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3.2%,干燥能耗降低23%,新增利润1.13亿元。
民以食为天,吃饱、吃好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在人多地少、水资源不足,特别是小麦播种面积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拿在手中的馒头,你掂出科技的含量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