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一场寒潮来袭,气温骤降10℃以上,省气象局发布大风寒潮雨雪天气预警。与此同时,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制订的一份“果园冻害预防攻略”在果农圈传播,让全省果农面对“来势汹汹”的天气变化,吃下了定心丸。
拿起科技“武器”,保障农业生产,这份防冻攻略,正是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科技力量支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内外部复杂生产环境条件,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既要坚决抗稳粮食安全重任,又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国第一小麦大省,如何实现量质齐增?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一组科技数据给出了答案:体系专家团队选育的郑麦379连续三年稳居全省优质强筋小麦应用面积的首位,百农4199居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第二位。郑麦369、郑麦119等优质品种年订单面积超300万亩。
稳产提质增收益,罗山县莲花农机合作总社理事长包乃勇受益匪浅,通过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支撑,采用“再生稻”技术,一种两收实现了“吨粮梦”,种稻收益翻倍,对未来发展,更是信心满满。
河南既是玉米种植大省,又是畜牧业大省,却守着玉米大省,养殖企业又缺少优质饲料。面对产业发展痛点,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姻”,开展协同攻关,在选育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推广配套技术外,引入相关农业企业,逐步构建从农田到养殖场的绿色、精准、高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优质玉米有出路,牛羊也有了更营养的饲料。在玉米体系专家的科技支持下,叶县田庄镇东李村村集体的四季丰农业种植公司发展迅速,村里种植的1500亩青贮玉米,亩净收入1330元。“目前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养殖企业需求,明年要联合周边村大面积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超过5000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富青说。
郑州市龙祥水产养殖公司、河南金尚德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种养一体化养殖厂区,是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三门峡综合实验站站长、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徐文彦这两年光顾最多的地方。该系统是以高产新型池塘(1万~6万斤/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修复、生态景观构建为基础,在追求养殖业优质高效的同时,将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富含氮、磷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通过生态处理用于种植业生产。这是我省探索开展科技支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模式、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依托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12个产业技术体系和1个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覆盖了小麦、果蔬、花生、肉牛等12类我省主要农产品,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集中优势力量加强绿色高产、节本增效、智能农业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模式集成,开展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依托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农业专家服务有抓手,农业经营主体找到了平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科技‘大动脉’打通了,科技活水源源不断‘浇灌’农业,才能更好地为保障全省乃至国家粮食连年丰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保驾护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说。(董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