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打好种业“翻身仗”,广东种业的破与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11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作者:叶凤林 陈迎  浏览次数:835
 
 

      “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的开端,种业在万众期待中铆足了干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与国人“饭碗”息息相关。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全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种业率先突破。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种业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十四五”开局,广东正以全局眼光谋划现代种业大发展。

      17日,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以及来自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温氏集团、华大基因、碧桂园集团等科研院所、企业代表70余人参与大会,围绕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开展了深入交流讨论。

      危与机

      引领发展迫在眉睫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对种业发展提出要求,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可谓用意深远。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面临深刻变化,对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看,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情况下面临新挑战。从国内看,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用种安全的要求更为迫切。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我国种业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成。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差距较大、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凸显。

      中央加快部署,各地积极响应,力争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做出表率。广东是我国种业大省,种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打好种业翻身仗,广东有决心和底气。

      17日召开的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专家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指出,广东渔业在全国举足轻重,要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基地建设,引领广东渔业腾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表示,广东水稻种业优势突出,要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前沿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表示,广东微生物发展有良好基础,要打造微生物高水平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立共建、共享、共用机制,促使我国微生物创新水平提升。

      喜与忧

      优势突出短板待补

      广东发展种业优势明显,特别是水稻、畜禽种业优势突出,在作物、畜禽、渔业和微生物种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水稻、生猪等领域要保持领先优势,短板部分要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与会专家提出。

      种质资源保存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是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目前,全省累计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7.3万份,约占全国的15%。品种创新能力不断推进。2016年以来,育成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595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478个,有效推动全省品种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水稻育种实力全国领先。在超级稻育种方面,2016年以来,育成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17个,占全国同期总数的1/3。优质化育种一直走在全国前面,“美香占2号”等7个品种入选第一、二、三届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优质籼稻金奖品种,数量全国领先。畜禽良种攻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国家启动畜禽良种攻关5个畜种中,广东省承担生猪和肉鸡2个畜种项目。自主育成通过国家审定的地方特色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23个,约占全国肉鸡育成新品种(配套系)的41%,极大丰富了我国城乡居民对高质量鸡肉需求。

      各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被一些短板问题“卡着脖子”。座谈会上,专家企业家代表就“卡脖子”问题进行探讨。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指出,种质资源交流利用机制不畅,资源鉴评率较低,品种同质化问题有待解决,对重大病害的应对较为乏力。花卉方面,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朱根发指出,资源创新利用投入不足,功能基因挖掘、机理调控研究还比较落后。荔枝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胡桂兵表示,同样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创新性品种改良技术缺乏等问题。

      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够。蔬菜领域,省农业科学院蔬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大森表示,广东在华南特色蔬菜研究水平在国内领先,但生物技术在蔬菜方面的应用不高,分工不明确、重复性研究多等问题制约着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梁红也指出,广东种业现代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应用较少。

      作物种子企业实力不强。以水稻为例,刘耀光院士指出,企业在实力、规模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而在海水渔业方面,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张海发指出,广东海水渔业种业基础偏弱,企业小且分散,科研力量分散,没形成合力。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丰指出,目前模仿品种、套用品种导致市场上品种杂乱,广东要率先在水稻上探索推行EDV制度,鼓励突破性品种的选育。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三文也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亟待加强。

      产学研脱节、资源共享利用机制不畅、优质种苗供应保障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会上得到细化,得到更深重视,与会代表指出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破与立

      凝聚合力跨越发展

      瞄准“十四五”,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种业实现更大作为。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这是广东种业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必由之路。

      做好深度鉴定评价,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浩然院士表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同时做好品种改良,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种猪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吴珍芳表示,要对优良地方猪种加强保护利用,支持前瞻育种单位和企业开展种猪育种工作。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康同样强调了地方猪的保种工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江辉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建立统一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资源交流利用。

      发力现代育种技术,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全球种业科技进入新一轮变革,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刘耀光院士表示,要加强先进技术投入、重要基因研究。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梅永红指出,分子育种技术是全球育种的发展趋势,要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并打造种质资源数字化及共享工程,建立基因组数据平台。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表示,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有利于更高效解决作物品种问题,需长期支持企业原创性工作突破。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建议,组织相关企业围绕“卡脖子”问题进行技术攻关。

      着力数字农业建设,加强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如何实现资源材料与数据的共享,是与会嘉宾关注的话题。吴清平院士指出,急需构建高效共享平台。广东种业畜禽优势明显,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表示,生猪方面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建设大数据平台、优质种猪科研共享平台,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利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甜玉米领域,广东有全国领先优势。广州大学教授李小琴指出,打造资源创新和共享平台、甜玉米产业园,有望推动甜玉米产业更快发展。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建议,设立广东省遗传资源数字化和大数据平台专项,面向所有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免费资源信息,建设收存算用一体化平台。

      发挥种业集团作用,支持种企做大做强。针对种企多而不强的短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林青山表示,需凝聚力量,组建种业集团带动全省种业企业高速发展。目前,广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揭牌。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小兵表示,育种投入大、时间长,要多激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作为水产企业代表,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华指出,育种企业对环境、水源等有具体要求,希望在土地问题及税收方面得到帮扶。粤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俊华提出,要建立商业化的转化机制,推动种业资源、技术、人才向企业流动。企业品牌打造不容忽视,广东雪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勇生表示,要根据消费趋势反推优质农产品研发创新,挖掘种业企业品牌发展方向。

      建立种业重大专项,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种业作为高科技创新型产业,对资金投入有较大需求。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表示,要设立种业发展基金,并建立种业产业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对此,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教授邓岳文表示认同,他提出要加强文化产业布局建设,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集团。温氏集团董事长温志芬、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正芬均表示,要做好涉农基金统筹,建立种业重大专项,鼓励企业育种创新。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世贵也表示,种业科研工作是长期性投入,建议列清重点科研清单,并长期支持。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种业市场监督管理。核心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王丰、谢大森、黄三文等多位专家代表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改善发展环境。在水产领域,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吴丽青表示,合格种源的管理非常重要,希望加强监管力度,扶优扶强。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宋宏斌也提出,广东优势种苗占比较少,建议加强对育苗场的监管,扶持大型正规苗企。

      打好种业翻身仗,还有很多方面要闯要试。但路阻且长,行则将至。广东种业,素有敢为人先的基因,奋进和改革仍在持续推进,必将为我国种业注入更强劲动力。

      记者丨叶凤林 陈迎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