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在这漫长的育种路上长跑了30多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仍然方兴未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在1月19日举行的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吉万全受聘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创新中心小麦工作站负责人,他的育种事业又拉开了新的序幕。
在吉万全看来,要突破种业研发“卡脖子”技术约束,主要是要打破常规育种技术,通过建设基因编辑等研发平台,在新品种培育工作中开展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组筛选等高技术研究,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培育出更好的新品种,提升我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育种工作也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纵观“十三五”时期,小麦育种开辟了新的空间,杨凌育种工作取得斐然成绩,仅2020年就有7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今年又有5个小麦品种进入公示期。
众所周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是个长期过程,凭着对事业的挚爱和一股子拼劲儿,吉万全和他的团队每年都做不同世代的品种培育研究工作,隔几年就有新品种出来,“我们团队目前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小麦品系至少有3个,参加省级试验的也有2个。”吉万全说。
30多年来,一个个小麦新品种在我国黄淮海、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普及,并相继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出“新芽”、试验示范、收获希望,为国家及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杨凌贡献”。
“作为小麦育种工作者,就是要发挥好藏粮于技战略,培育出更优更好的新品种。”吉万全说,相信通过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的保障,小麦育种将会有更好的研发条件,更多落地转化的机会,更便利的推广示范平台,必将推动育种事业达到一个新高度。
谈及下一步打算,吉万全表示,他将带领团队一如继往地做好育种工作,紧密联系企业,不断完善扩大示范园和示范基地的建设,端牢中国饭碗。同时,将不断提升前沿育种技术研究,抢占育种技术制高点,建设好种业创新中心小麦工作站平台,培养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研发队伍,助力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杨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