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解硅菌农业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市召开,与会专家对微生物肥料进行了研讨交流。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未来肥料发展主要有三大方向:施肥方式向规模化、设施化发展;肥料功能功效以简单、高效为主;质量效益讲究提质、优价。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把行业引领好,把中国农业引向一个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表示,微生物肥料是发展绿色农业之必需品,微生物肥料功能多样性特点与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相吻合。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处于新业态的初期阶段。“解硅菌剂是微生物肥料领域重点研发应用的新产品。硅是多种重要作物的重要有益元素,土壤有效硅的供给不足,已成为作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的制约因素;通过研发高效解硅菌及其解硅菌剂,可实现解硅与钾、磷、钙、镁有效性的协同功效,具有‘一菌多效’的作用。”
“硅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我国缺硅耕地在50%以上。不同植物硅的积累和分布差异很大,硅的吸收受到硅转运基因调控。”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蔡昆争表示,硅的植物生理和作物抗逆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提升物理抗性、激活植物体内生化防御反应、诱导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施硅的生理效应上看,硅影响着植株生长、影响着矿物质营养吸收,对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包括抗金属离子毒害、缓解盐胁迫、增强水稻抗倒性、抗旱性、抗高温、抗紫外线辐射等,对生物胁迫的影响包括抗病、抗虫害等方面。“由于硅肥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硅肥应施用在受污染的农田以及种植多年的保护地上。”
农业农村部植物根瘤菌及微生物肥料首席专家康耀卫对我国首款生物硅肥的开发与商业化进行了介绍。2018年,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康耀卫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微生物研发团队,对筛选一株或一类具有独特的、解硅能力超强的微生物项目进行了立项。研发团队采用“富集平板高通量法”,从20多万株微生物群体中筛选出了34个新属、206株符合目的要求的菌株。经过对菌株进行耐高温、耐盐、耐酸碱、溶血安全性试验以及菌株与常用农药混配存活率试验、产孢率试验、刺激作物根系生长等试验,微生物研发团队最终从206株具有解硅能力的菌株中优选出一株“MB35-5”菌株进行商品化开发。
与会专家介绍,利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既可以增产增收又能释放活化土壤原有有益物质的一类肥料产品,因其激发土地潜能、解决了资源利用与高效农业之间的矛盾,备受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