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2021年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6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浏览次数:399
 

      根据当前各马铃薯产区播种和管理进程,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品种比例低、单产水平不高等问题,综合研判去冬今春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病害发生趋势,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制了2021年马铃薯生产技术意见。本文仅摘取“华北一作区”相关内容。

      华北一作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和河北坝上地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控制土传病害发生是生产管理的关键。

      倒茬轮作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相对平整的地块,实施三年轮作种植。前茬最好为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如麦类、豆类、玉米等,避免与茄科作物和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尽量不与向日葵、胡麻等作物轮作。播前深翻耕地,耕翻深度25厘米-35厘米。结合耕翻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或生物有机肥120-160公斤/亩。

      优选良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种植地块的具体情况、灌溉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选择适宜的高产抗病、优质抗旱品种。

      催芽切种

      在播种前15-20天,将出库后的种薯放到温度在8-18℃、具备通风散射光的场所,每隔3-5天翻动一次,芽长2-4毫米切种。60克以下的种薯一般整薯播种,60克以上的种薯需要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种,每个切块保留1-2个芽眼,切块大小保持在40-50克。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不断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多把刀交替使用,并及时剔除病薯、烂薯。

      防治播种期病虫害

      拌种。对于湿拌种,每1000公斤种薯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0毫升+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对水5-8升,均匀拌于种薯块表面,自然阴干后播种。对于干拌种,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20-150克与滑石粉9-15公斤,拌1000公斤种薯,拌种后自然阴干后播种。

      沟施。在播种时,黑痣病发病重的地块可用50亿/克木霉菌粉剂300/亩;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可用2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0-30/亩;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30/亩。对水30/亩喷雾沟施或与有机肥混匀沟施。

      播种施肥

      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时播种,播种深度为12-15厘米。根据品种特性和用途,一般保苗2500-4500/亩。结合播种,配施足量的种肥。推荐采用滴灌等节水、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种肥施入量不超过计划总施肥量的30%,其余肥料随水追施。

      中耕培土

      马铃薯出苗占30-5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3-5厘米。出苗后,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5厘米左右。

      田间除草

      物理除草:利用中耕机械除草结合人工拔草的方法对马铃薯田进行杂草防除。化学除草:在马铃薯中耕培土后,选用二甲戊灵或其他适合药剂对水喷雾于土壤表面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苗后茎叶处理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或其他适宜药剂对水喷雾。

      灌溉追肥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在马铃薯播种后视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进行灌溉,无降雨且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时应进行灌水。收获前10-15天停止灌溉。滴灌种植滴水量以土壤湿润深度达10厘米为宜,一般全生育期灌水6-10次为宜,随滴灌按马铃薯生育期需肥规律进行追肥,以现蕾前重氮轻钾,现蕾后重钾轻氮的原则,适量多次进行追肥,一般追肥4-8次。

      病虫防治

      对早疫病,加强水肥管理,避免生长后期脱肥。发病初期可选用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1)对水进行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对晚疫病,从现蕾期开始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或者气象情况(未来24小时温度15-21℃、相对湿度85%以上)开始第一次用药。选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者嘧菌酯悬浮剂对水进行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当田间植株叶片出现少量晚疫病病斑时可选用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霜霉威水剂、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等对水均匀喷雾,连续喷药2-3次。

      对茎腐病,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选用噻霉酮水乳剂或喹啉铜悬浮剂对水进行全株喷雾,茎基部重点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

      对芫菁(斑蝥),当地块四周杂草出现时,及时选用高效氯氰菌酯乳油或阿维菌素乳油对水进行喷雾,避免芫菁潜入马铃薯田块。

      对蚜虫,可选用矿物油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在叶面均匀喷雾。

      收前杀秧

      马铃薯收获前1-2周进行杀秧,采用杀秧机进行机械杀秧,留茬10厘米-20厘米。若田间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为了防止晚疫病继续感染块茎,杀秧前田间喷施防治晚疫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可选择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其他合适药剂对水喷雾。

      收获贮藏

      根据田间生长情况,综合考虑气候、市场因素,适时选择晴好天气,机械或人工机械收获,避免日晒雨淋,尽量减少薯块机械损伤,保持薯块完整。收获的薯块及时分选、包装、入库或销售,贮藏期间最适宜温度为2-4℃,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储窖(库)通风良好。

      来源: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