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控见闻
春渐远,夏将至,各地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抽穗期。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翠绿的麦穗随风摆动,摇曳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小麦长势旺盛,丰产基础良好。然而,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麦病虫害也进入流行高发期。截至4月21日,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2360万亩,病害随气流北扩东移明显,见病范围显著大于常年;小麦赤霉病也将进入流行期,需要预防控制面积超过2.5亿亩次,防控任务异常艰巨。
粮稳天下安,不可等闲看。夏粮能否丰产丰收,病虫害防控是关键一环,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要主动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把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最大限度减轻危害损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全力以赴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为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
病虫害偏重发生 迅速掀起防控热潮
“小麦条锈病属于气流传播,流行性强、危害严重。今年冬季菌源量大,近期天气适宜,预计仍然呈大流行态势,在做好动态监测的基础上,要分区、分级防控。对发现的发病中心、发病田块,要立即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进行全面普防……”
“我们通常认为小麦赤霉病在扬花期出现,实际上小麦在灌浆遇阴雨天气病情会迅速上升,要加强田间管理、适当用药、全程防控,尤其在小麦齐穗期至扬花期要主动打药,不可错过防治期……”
4月中下旬以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许昌市、安徽省阜阳市分别召开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观摩会、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讲解了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策略及技术;浙江大学教授马忠华就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作了专题报告。观摩现场,地上的自走式喷防机、空中的植保无人机共同作业,同时开展防控工作。
这两次现场会,是农业农村部继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后对小麦病虫害防控防控工作进行的分区、分片再次部署和再次推进。
面对今年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发生态势,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思路,年初就发布了全国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制定了小麦条锈病等13个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方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农业农村部已会商财政部安排10亿元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各地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下达国家救灾农药储备任务近6000吨,根据各地防控需要,逐步投放市场。
当前正处于小麦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从4月中旬开始派出4个工作督导组和4个技术指导组赴各小麦主产区,督促并协助各地做好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全国多地迅速掀起防控热潮,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财政补贴买单 统防统治顺利开展
“我种了300多亩小麦,今年雨水多,小麦长势好,目前已经打了两次药。”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前丁村的田间,种粮大户秦绍春告诉记者,今年已经进行“一喷三防”,提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秦绍春使用的是植保无人机飞防喷药,政府给予相应补贴。
“今年过年的时候村里就发药了,县里组织统防统治,全部由政府‘买单’。费用是15块钱一亩地。”76岁的前丁村村民贾大爷向记者介绍,家中的十几亩地最近打了两次药。除政府补贴外自己也花钱购买除草剂、有机肥等。
今年3月25日,漯河市临县瓦店镇前徐村首次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中心面积1平方米80余片病叶,“麦苗上条锈病斑比较明显,可见一团亮黄的麦苗,走近细看,下面黄叶较密。”见病初期,植保工作人员非常担忧。
病情发现一周内,漯河市农业农村局立即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启用30万元应急防控储备资金,提供物质保障。工作组全员出动,深入田间调查,开展防治工作。目前,漯河市小麦条锈病已防治70.72万亩,防控工作顺利进行中。
开展病虫防控工作,资金是必要的保证。今年河南省财政在春节前即下达了1亿元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开展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对服务组织补贴等方式,全力推进统防统治。
同样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安徽省也在千方百计防治病虫。“全省经多方协调,目前已确定的小麦赤霉病防控经费已达6.7亿元,超过去年历史最高的6.28亿元,实现了投入力度‘只增不减’的目标。”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站长袁松告诉记者,这些资金将重点用于采购赤霉病统防统治作业服务和防控药剂等。
当前各地正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支持防控工作。江苏筹措重大病虫防控专项资金用于防治物资和服务补贴;河北省财政安排资金专项用于病虫害防控,拟在全省建设136个小麦、玉米等绿色防控示范区;黑龙江落实植保专项经费,组建专业防治队伍和开展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计划完成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任务500万亩以上。
科技服务到田 农民吃下定心丸
“小麦赤霉病重点在预防,要抓住防控窗口期,见花打药。”近日,安徽省庐江县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江腾来到种粮大户姜涛的麦田,为他的小麦“把脉问诊”。姜涛感叹:“农技人员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主动防治赤霉病,小麦丰收有保证”“不防条锈病,一季收成等于零”……行走在河南省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的田间地头,防控标语随处可见。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兴隆村田间,记者遇到了正在巡田的71岁村民王俊杰。“我种了50多年的地,近几年产量一直比较稳定。我的8亩地每年亩产有1000多斤,去年达到了1400多斤。”王俊杰告诉记者,今年雨水较多,他比较担心赤霉病。“政府已经免费喷药,也有农技人员过来指导,预计今年小麦产量应该不错。”王俊杰信心满满地说。
王俊杰所在的颍泉区的46万亩小麦目前已进入抽穗期。颍泉区农技人员告诉记者,赤霉病需要见花打药,现在还没扬花,就已经打完第一遍药。“全区计划近期组织开展第二次喷防,等到小麦进入扬花期立即再次打药,确保赤霉病防控到位。”
为加强技术支撑,今年安徽提早印发《2021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明白纸》等文件指导防控工作,同时举办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和无人机飞防监管平台网络培训,组织专家在线讲解小麦赤霉病防控新药械、新技术,解答农民防治问题。
今年病虫害呈多发态势,为打好这场防控硬仗,各地纷纷安排精锐科技指导队伍入田作战。河南成立771个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培训技术人员26.3万人次;山东将全省划分四大片区,省植保站分片包干长期蹲守,带动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云南组建春季农业生产服务指导组,将病虫害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调研指导;湖南聚焦害虫二化螟,明确一类防控县市和二类防控县市,实行分类指导,切实减轻后续防治压力。
眼下,我国进入春耕春管大忙时节,田野里麦浪飘香。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病虫防控关键时期要组派精干力量深入防控一线,开展现场培训指导,让防控技术落实到田,确保夏粮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