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买玉米种子,千万要避开这6大误区、8大套路,快快收藏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06  来源:公益植保  浏览次数:412
 
      当前又到了农民朋友准备选购玉米种子的时候了,市场上的玉米品种繁多,推销形式多样,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好种子呢?
 
      今天就总结整理了关于玉米选种的常见问题,千万要避开这6大误区8大套路,快快收藏吧!
 
      1、选种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是没有经过审定或者引种备案(关键是不表明本地可种)的品种不可购买。有些虽然当年种植产量不错,一旦气候不宜,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几年各地都有类似事件发生。
      
      二是购买种子一定要考虑合理布局品种。以防气候不测,造成大面积减产。
      
      三是谨防购买到已被淘汰的品种。由于这类品种价位较低,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专做此类生意坑害顾客。
 
      2、选种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一是随大流。不少农民在选购玉米种子时,喜欢随大流,人家种啥咱种啥,不顾自己的土壤、水肥、管理等因素,结果不增产反而减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优先考虑从当地的主流品种中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就更为保险。
      
      二是认为产量高的品种就是好品种。部分农户购买玉米种子就一个标准,只要是标签上介绍的产量高,也不看是适合密植还是适合稀植,适合不适合自己种植,就大量购买。现在都是用单粒播种机播种,亩播量都定在4000粒以上,如果把稀植品种按密植品种播种,密度过大,容易倒伏,势必减产。
      
      三是认为高价位品种就是好品种。有些购种农民认为价位越高的种子越是精品,其实,种子高产与否同价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制种产量低的品种、新审定(认定)的品种价格高些,但这些品种并不一定适宜自己种植。
      
      四是购买单一品种。去年种哪个品种高产,今年就全部购买这一品种。玉米生产与当年的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关系密切,购买单一品种,一旦遇到不良的气候,导致病虫害发生,就会大幅度减产,有时甚至绝收。
      
      五是盲目追新。每年,各科研育种单位都会培育或审定(认定)很多玉米新品种,但真正大面积种植的并不多。不少农民认为只要是新品种就一定比老品种好。其实每个品种都是有区域性的,就是本省审定的品种,也不一定本地就能种植,更何况大多都是外地生产的。品种优劣只有经过示范后才能确定,一旦盲目种植,风险极高。因此在大量种植之前一定要先试种。
      
      六是认为种植的玉米植株越密,产量越高。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但种植的玉米植株过密,植株之间相互遮阴,争夺空间中的二氧化碳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易导致玉米缺行、缺粒、秃尖、半边脸,产量甚至会降低。
 
      3、春耕购种,千万不要中了这些套路
 
      一些不良种子经销商的“忽悠”手段多样,而且经常有新招,很多农民朋友防不胜防。
      
      1、游击战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大型农场繁育”、“超高产”等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玉米种、稻种、小麦种等,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也就是早上8点前、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前、晚上6点后这三个时间段,3到5个人一伙,在自然村“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再看势头下降,急忙收拾摊子离开。这些不法分子善用游击战术,但其实只要农民朋友细心观察、思考一下,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也不致于上当受骗。
      
      2、价格低廉
      
      还有的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种子,也有肥料。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农资或许“缺斤少两”,或许“含量不足”,或许“伪劣假冒”。农民朋友购买后,一定会“得不偿失”。因此,在购买时,务必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价格这么低”,再判断是否选购。
      
      3、打“专家”牌
      
      如开头案例一样,近几年来,在一些人口大村,经常会来一些所谓的“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大”、“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种子(也有肥料、农药)现场推广、销售,与当地村干部或“线人”联合,让这些人抽取一定的利润,以发挥他们的“积极”带头作用。而他们推介的农资产品并不一定能给农民朋友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没有权威性。所以,农民朋友在这种场合购买农资,一定不要多购,可先少购试用示范。
      
      4、赠奖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的“难以被农户认可的”种子、肥料,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农民的“贪便宜”心理,另外再购买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项手段,为自己的“伪劣假冒”产品“鸣锣开道”。农民朋友购买使用后就知道上当了。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
 
      5、贴“名牌”
      
      有些经销商在卖种的时候会放所谓的奖牌或锦旗在那里,告诉农民你放心买,这些种子是“名牌”,都是获过奖的,这奖是谁谁谁、哪个机构颁的,只有表现好的品种才能得到.....
      
      是不是真正的“名牌”,我们不好辨别,但只有表现好,能让农民有个好收成的品种才是咱农民朋友真正认可的名牌。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民朋友在购买时一定要认准“名牌”,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最好是认准一些信誉好的公司,同时购买什么种子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常见病害来综合考量。
 
      6、打虚假广告
      
      一些良心广告能把一些真正的好品种送进我们的视野,但是种子在合理使用、科学管理方面有很多限制要求,因此,在选购时要看价格、看说明、看播种范围、看气候要求等。所以千万不要只认“广告”,不计后果,要保持理性,如有必要可先试验后再推广。
      
      7、找托
      
      所谓“托”就是演员,经销商利用一些农民朋友的跟风、从众心理,在卖种子的时候,请很多“托”过来排队买种子,并且这些“托”可能还会跟你讲故事,说“去年种了这个品种表现有多好多好,收成卖了多少多少钱,今年怕买不到,一大早过来排队.....”这些描述绘声绘色,简直让你无法不相信。
      
      近几年来就有不少报道,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种子后,这些团伙随即逃走或者去另外的地方重复作案。
      
      8、“村干部”推销
      
      部分农村,一些农资厂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在村里推销肥料、种子或农药,其实是借村干部的影响销售产品,这些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他们赚钱走人,等发现问题时,村干部也负责不了。
      
      当今社会,忽悠的方式越来越多,而且日新月异,一不小心我们就会中招,建议农民朋友们:买种子要去正规的农资店或者找正规公司的种子经销商。
      
      购买时要“三看”,一看是否有正规营业执照,二看经营者素质,看其是否能耐心讲解该品种的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三看是否能提供发票、印有正规种子公司名称的种子销售单等凭证;
 
      尽量不要购买散装种子,要买有正规包装的,并要仔细查看包装有无拆包痕迹,同时,要留意包装袋或内标签上所列的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经营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以及适种区域等。
      
      来源:公益植保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