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息县大面积推广,丰收在望
河南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然而,全省小麦以中筋品种居多,优质小麦特别是优质弱筋品种面积小、产量低、市场缺口大、对国外依赖严重,省内种植品种也以省外品种为主导,制约了优质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让弱筋小麦强起来,构建三产融合、三链同构的优质弱筋小麦格局已成为业界共识。这是记者在4月26~27日于息县召开的院县共建科技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县暨河南省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需求旺盛弱筋小麦俏起来
“弱筋小麦市场需求不仅不弱,而且还非常紧俏。”4月27日,在研讨会上,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研究员介绍,弱筋小麦又称软麦,与强筋小麦相比,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是饼干、糕点、蛋糕、月饼、优质酒曲等加工制品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旺盛,而目前我国弱筋小麦的种植总面积不足全国小麦面积的10%。且存在品质过硬品种少、“产销加”不畅等问题,致使弱筋小麦原粮自给不足、品质不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进口依赖性强,严重制约着以弱筋小麦、弱筋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发展。
小麦是白酒酒曲的主要原料,所需原料为软质小麦。2018年省农科院与茅台集团签订了《茅台酿酒专用抗病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研发合同,联合省内多家育种优势单位,合作培育茅台酿酒专用小麦品种,通过协同攻关,培育出8个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系,其中郑麦819、郑麦817已于今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9年通过国审的郑麦113品种品质指标稳定,被茅台列为推荐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科技助推息县弱筋小麦强起来
4月26日下午,在息县茅台酿酒麦生产基地-项店镇李楼村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示范基地,面对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郑麦113,息县农科所所长黄淼介绍了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息县基地实施情况。2020年,息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2020年12月,息县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弱筋小麦示范任务就在这5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内。
研讨会上,信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征发表了致辞。李征表示,信阳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打造以弱麦为“头雁”,弱筋小麦种植、低筋面粉生产和烘焙食品加工,工业化主食深加工,订单合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食品加工企业、专用面粉加工企业、弱筋小麦专业合作社联动发展,推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首席专家李向东介绍,优质小麦专项自2017年实施以来,以优质专用小麦“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为目标,以品种为引领,以绿色高效技术为依托,省市县农科系统三级联动,育种、栽培、植物营养、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等多学科协作,以服务支撑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绿色高效生产为基础,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模式构架,有效衔接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四专目标,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提质导向转变,为做强做优优质小麦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院县合作乡村振兴快起来
研讨会期间,息县县长袁钢代表息县人民政府与省农科院签订了全方位的战略协议,并为长期在息县开展科技服务的小麦、中药材、甘薯等领域的专家颁发了特聘顾问证书。这标志着息县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迈入新阶段,为息县农业工作高质量开展和乡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据介绍,省农科院将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联合攻关,实施一批新技术、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针对息县特色农作物种植结构,每年向其推荐一定数量的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优质水稻、红薯等作物新品种,重点示范推广节本增效、高产提质、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快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在研讨会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发展优质小麦,是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稳粮增收的重要举措。要在高起点上抓好院县共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打造精品示范样板,引领支撑息县和信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省“四优四化”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示范基地,举 行了省农科院优质弱筋小麦专家工作站举行了揭牌仪式,调研了息县弱筋小麦、甘薯产业的发展情况,考察了息县惠农之家、河南豫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参观了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和信阳市师范学院淮河校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