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5月6日召开的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动员会上了解到,从今年起,湖北省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保存,做到全覆盖无遗留,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全面摸清湖北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家底。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吴祖云:
“开展此次普查是基于我国地方品种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部分品种消失的风险加剧,野生菌源、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产养殖资源底数不清的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
为做好这次普查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实施方案,成立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指导、协调和考核;成立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负责普查工作技术支撑和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国雄:
“通过此次普查完成资源收集,特别是珍稀濒危资源的抢救性收集保护,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今年全部完成面上普查,明年对重点地区、重点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后年完成资源收集鉴定和入库保存,开展资源登记应用。”
在完成上述普查收集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将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评价。对入库(场、区、圃)保存的种质资源统一登记,实行资源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纳入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吴祖云:
“坚持一体部署,分头实施,三查同步,以县为单位开展面上的普查。我们省对重点地区、重点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源收集鉴定入库保存,发布湖北省农业种质资源状况报告。”
(湖北台记者周梦、李丽、通讯员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