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四川日报 | 打好种业翻身仗 园区如何发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5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428
 
      “不敢相信,这里才建设一年多。”5月13日上午,参观广元旺苍县茶种业园区时,全省现代种业园区推进工作现场会与会代表不断感慨。
      
      眼下,去年开工建设的旺苍县茶种业园区已是全省种业特别是茶种业园区中设施最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园区之一。园区内,种质资源圃、母本园、良繁基地、物联网中心,涵盖了现代种业园区保、育、测、繁各个环节。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样板区”,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如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现代种业园区如何发力?5月12日至13日,在旺苍县举行的全省现代种业园区推进工作现场会上,与会代表边走边想。
      
      打基础
      
      加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两天的会期内,“补短板”是代表们口中讨论最多的热词。
      
      “短板”是什么?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杨波给出答案: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高。
      
      此前,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曾组织对各地既有的种业园区摸底调查。初步发现,部分种业园区连基本的“旱能灌、涝能排”和机械化作业都做不到。
      
      而农作物育种对基础设施要求又异常严格。如制种水稻花期只有四五天,如果水肥管理跟不上,一切都是空谈。
      
      短板,还体现在种子的初加工上。杨波透露,根据摸底,目前不少种业园区内,种子质量检验室、农机库房和烘干、储藏、冷链设备不足,但种子又是出了名的“娇贵”,无论是对质量检测环境还是储存温度都极为“挑剔”。
      
      为何会出现这些短板?“起步晚”是重要因素。农业农村厅去年确定省级现代种业园区名单至今,也不过一年左右,相关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套还未完全到位。
      
      因此,现场会给出信号:要聚焦补短板,特别是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园区内路、水、电、气、信“五网畅通”。同时,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和园区企业资金,加速分子实验室、种畜禽质量检测、全程机械化制种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关仪器设备采购,以提升“保、育、测、繁”四大能力。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园区建设的调度、考核评价和通报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倒逼各地补短板进程。”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谋融合
      
      把园区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分布,四川布局了11个国家级省级现代种业园区。这些园区也承载了全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希望。
      
      但攻克“卡脖子”技术、选育良种,需要科研力量。调查显示,全省八成以上种业科研资源(人才、设备)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业内公认:要想实现科研良性循环,企业是关键的一环。
     
      反观园区,“要素聚集度仍不足。”杨波说,部分园区的科企合作、科研创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平台搭建还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科研创新能力。”
      
      如何破解?“种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首先是要有龙头企业来支撑。”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园区要利用好政策优势,引入和培育一批具备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目前,全省省级及以上种业园区结合自身主导种业,已经引入或圈定了拟引入龙头企业名单。
      
      其次,是整合力量联合攻关。此前,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均发布政策,对外开放科研设备,并提出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新举措。例如,省农科院就明确,今后一旦科研成果转化成功,完成人的收益不低于成果转化总收益的50%。
      
      “各园区管理单位要抓住这个机会。”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说,要用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设备和人才,在考核奖励机制、成果转化利益分配上“多动脑筋”,最终使种业园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记者 王成栋)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