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忆述丨袁隆平的最后74天,以及不朽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李晓芬 叶凤林等  浏览次数:1060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方农村报 ,作者李晓芬 叶凤林等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

      这首袁隆平作词的《我有一个梦》,讲述着他自己的故事。

      524日的长沙,天空灰蒙蒙。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从10点开始,前来告别的人们在殡仪馆门外排成长队,送别袁老最后一程。


524日上午,全国各地代表排队向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

      这位人间神农,就像一粒种子,回到了泥土。享年91岁的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南方农村报记者赶往长沙深切悼念袁隆平,一直在袁老身边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从310日不慎摔跤入院到5221307分逝世,生命中的最后74天,袁老始终坚强、乐观,时时记挂着田间高产攻关的杂交水稻,“总感觉他还在,从未离开。”

      丨袁老最后的74

      523日上午920分,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心)的吊唁厅前,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一行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遗照深深三鞠躬。

      “袁老走得很安详,面带笑容。”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玉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翻看春节期间与袁隆平的合影,“袁老一直住在师部农场,春节也在那里度过,离田比较近。他基本每一两天就要去地里走一走,去年甚至一天去两次。”

      师部农场是中心位于海南三亚的科研基地。今年310日,91岁高龄的袁老,在那里不慎摔了一跤,后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和其他同事、医务人员将袁老送上担架。

      “摔跤前的身体状况很好,谈工作差不多半小时。”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记得,37日,他曾向袁老师汇报了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和产业化推广进展情况。


袁隆平院士(左)与李建武(右)最后一次握手。

      同一天向袁隆平汇报科研工作的,还有隆平高科水稻育种首席专家杨远柱。他说,“袁老师一再强调了,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决不能出问题。”

袁隆平(右)听取杨远柱(左)汇报工作。

      李建武介绍,袁隆平生前最关心的是超级稻两个工程,即双季稻亩产3000斤和单季稻亩产1200公斤攻关。为了鼓励参赛,202011月,袁隆平院士自掏腰包发出了攻关“邀请赛”。“亩产1200公斤,谁来应战,夺标成功之后,重奖10万元。我希望各位专家都来夺标,都来竞赛。”

      20201220日,袁隆平邀请全国各地基地负责人,在三亚召开了2021年水稻超高产工作会议,布置了20多个试验点,91岁高龄的他,讲话长达40多分钟。“他坐在那里两个小时,每个基地的发言他都在认真听。”李建武回忆。

2020年年底,袁隆平在三亚主持召开2021年水稻超高产工作会议。

      59日,在袁老逝世前11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三亚举行的超高产试验攻关做验收专家。他介绍,本次验收亩产达1004.83公斤,稻谷长得很好、很整齐,丰产性表现突出,“但还有增产潜力。”

      李建武第一时间将好消息通过秘书传递给了袁老,并认为今年有极大可行性实现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他担心不适宜的气候,会影响到水稻生长。

      与袁老共事13年李建武说,“袁老师不到田里走一走,他就不踏实。住在师部农场,就是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到田间情况。”

      在三亚的医院,袁老越来越想家。47日,他强烈要求回长沙,回到自己家里。家属和医生考虑到病情,将袁老送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这一住,再也没能出院。

      由于无法到医院探访,邓启云多次电话向家属、秘书询问病情,直到再次见到袁老已是521日晚。

      “看望了两个多小时。”邓启云说,听大家讲完有关工作进展,老人家“努力”地说出“好”字。虽发音不清晰,但身边的人都能听明白。

      “特别坚强,生病之后表现也很坚强。”张玉烛也在这一天最后一次见到袁老,“我握着他的手,感觉到他依然有力,后来我们一起唱歌,唱他喜欢听的《红梅花儿开》《红色娘子军》《团结就是力量》。”

      522日,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袁隆平身边多位同事和学生表示,“他是笑着走的”。

      丨袁老师改变了我

      袁隆平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受过袁隆平教诲的人,都尊称他为“袁老师”。

      现年36岁的李建武是袁隆平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于他而言,袁隆平是“伯乐”。李建武与袁隆平的第一次接触,在20095月。彼时他是一名大四学生,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因其负责的稻田比周边的长势更好,引起袁隆平注意。袁隆平讶异于一个本科生有颇为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2010年,李建武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中心的研究人员,成为“袁家班”的一员。“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按往常至少博士才能加入。”他说。

      与袁隆平相识于安江农校的邓启云,1988年进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栽培生理研究室。1989年夏天,杂交水稻两系法在南方遇到罕见的低温天气,研究陷入困境。袁隆平在总结会上讲:“我们863重中之重是什么,就是要解决光敏核不育系的稳定关系,必须要有一个专人来做这个事情,谁行呢?我看邓启云就行。”就这样,邓启云转向了理论和技术研究,担下重任并取得两系法成功。

      邓启云陪了伴袁老师38年,是第234期超级稻百亩片攻关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的培育者。

2017年,袁隆平院士(右三)与邓启云(右二)在湖南溆浦县千亩连片的超级稻“种三产四”示范现场。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邓华凤回忆,1984年他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后,没有材料、没有经验的他开始研究难度更大、创新性更强的两系法。“我还只是一个中专生,没有基础,也没有成果啊。能研究什么呢?”进了团队,听袁隆平授课,邓华凤开始在难度大、创新性强的两系法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表示,回国后从事水稻研究近三十年,经常得到袁隆平的教诲和帮助。“先生真谓之良师益友,对我的成长给予的重要帮助和推动。”

袁隆平在田间。

      23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赶来长沙参加追悼会。罗锡文老师认为,担得起“老师”称呼的有两类,“一类是给你上过课的,还有一类是教你做事做人的”。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袁老师一直教我做人做事”。

      2002年,罗锡文首次与袁隆平见面。得知罗锡文从事水稻直播技术研究,袁隆平说,“毛主席很早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在于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一定要搞机械化”,这番话给了罗锡文莫大的鼓舞。

      “你们搞机械的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方法直接来赶粉?”听到袁隆平这句话,罗锡文团队加快了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的探索。2012412日,在海南三亚的田埂边,袁隆平找了两架无人机试验,证明出四级风最有利于水稻赶粉。这项技术后来得到大面积推广。

      罗锡文印象中,袁老的支持太多了。“在他(指袁隆平)面前,我只是个新兵,是个年轻人。”采访时,这句话罗锡文重复了数次。

      523日,谢华安连夜赶赴长沙,送“战友”袁老最后一程。谢华安曾多次参加袁隆平主持的超级稻攻关验收会。“我们几个人当中你身体最好了,所以最远的云南等地的验收,你都要去!”袁隆平总是信任,谢华安也总是二话不说承担任务。


2013410日,袁隆平院士(左)与谢华安院士(右)在福建南繁育种基地观摩。

      袁老师是伯乐,对同行的研究者、学生、团队工作人员来说,他亦如家人。看到李建武的衣服鞋子旧了破了,袁老师会为其置办新的。

      到袁老师家中过春节,师生齐聚一堂,打牌唱歌,热热闹闹,张玉烛记忆犹深。

      丨袁隆平留下什么

      在与受访者的交谈中,大家都提到袁隆平给世上留下的丰厚遗产,包括学术贡献、经济贡献、社会贡献,特别是袁隆平的精神遗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杂交水稻是谁都不敢碰的世界难题,而袁老师那时候只不过是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他去做了。”邓华凤说,袁隆平有敢为人先、敢于碰硬的勇气。

      1964年,袁隆平找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接下来的好几年他和助手南来北往,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并未获得满意结果。面对业界频频出现的质疑声音,他没有动摇,终于在1973年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又比三系法增长了5%~10%

袁隆平在田间。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邓华凤将袁隆平的创新精神概括为3个方面。“袁老师说,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科研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邓华凤(左二)同恩师袁隆平先生(右二)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北京领奖时合影。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有家国情怀,更有世界担当。杨远柱说,袁老师给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实现“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希望我们团队继续为杂交水稻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一定会继承袁老师遗志,充分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坚持不懈,不断突破的隆平精神,贡献应有的力量。”

      28年前,杨远柱开启杂交水稻研究,追随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事业,如今育成的品种已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超过3500万亩。

      在国际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国外每年种植面积达到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有人说,袁隆平这三个字,就意味着衣食无忧。他持续强化着国民对粮食安全与国家稳定的信心。

      躬身实践、乐观、亲切、给人力量……身边人充满着对袁隆平的敬仰与感激,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关心,关心每个人。“他说,搞科学研究必须下到生产第一线。”“他不服老,不认输。”

      丨何为袁隆平精神?

      邓启云以8句话64个字表达,即:激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潜心研究,甘耐寂寞;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挑战自我,永不满足;团结协作,不患得失;淡泊名利,和谐发展;乐观豁达,健康向上。

      “他的精神,是每个人都能够学到的。”邓启云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