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大豆保供稳价有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8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348
 

      4月份以来,进口大豆“量价齐升”,国产大豆价格高位回落,有关部门预计,新季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双降”。我国能否保障国内大豆稳定供应?进口大豆价格持续攀升是否会威胁粮食安全?

      国内大豆供应无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贸摩擦频现等各种因素给国际贸易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大豆供应保障能力。2020年度国产大豆产量1960万吨,进口大豆超过1亿吨,今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862.7万吨,同比增加16.8%。“短期内大豆供需不存在问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辽卫表示。

      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少量用于生产豆油和豆粕。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6年实现“双增”,但是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较强。今年国家明确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黑龙江保持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基本稳定,但提高了玉米生产者补贴,玉米与大豆形成明显争地关系。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至1.4亿亩,产量下降至1860万吨,减产100万吨。“国产大豆减产对国内大豆供需基本面影响不大,但对食用大豆有一定影响,可以进口一部分食用大豆调剂余缺。”王辽卫说。

      进口大豆主要用做饲料和食用植物油。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745万吨,为历史同期新高。根据船期监测,随着巴西大豆集中到港,5月至7月大豆月均到港量或将超过1000万吨,处于历史高位。王辽卫认为,大豆进口量增加较多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生猪养殖基本已恢复到2017年末的94.2%,饲料需求大幅增加,国内豆粕库存下降,油厂采购积极。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饲料产量6397万吨,同比增长20.7%,其中猪料3027万吨,同比增长75.9%。猪饲料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

      作为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国内大豆供应是否安全要看全球大豆供应是否充裕。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我国大豆进口三大来源地,2020/21年度受干旱天气影响,阿根廷大豆有所减产,但巴西和美国大豆增产,巴西大豆产量1.36亿吨,美国大豆产量1.1255亿吨,全球大豆供应充裕。美国农业部4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20/2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63亿吨,同比增加2419万吨,期末库存8687万吨,同比减少951万吨。

      确保大豆市场稳定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用途不同,市场行情也不同。

      20201月至今年一季度,国产大豆价格强势上涨,从去年年初的每吨3600多元一直上涨至目前的5600元以上。今年4月份国产大豆价格高位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天气逐渐回暖,常规类蔬菜集中入市,豆制品消费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贸易商去库存意愿强烈,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强,大豆市场阶段性供应增加。

      在我国大豆播种的关键时期,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可能会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5月中旬,中储粮多家直属库纷纷入市收购,上浮收购价格,带动国产大豆市场整体回暖。但中储粮直属库收购数量有限,一旦完成收购任务后将停止收购,市场主体能否承担起收购主力的作用仍然是未知数。不过,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期减少,将对国产大豆价格起到支撑作用,预期国产大豆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与国内大豆价格市场行情走低不同,进口大豆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就在4月份巴西大豆集中到港之际,美国大豆价格上涨,带动巴西大豆价格上涨。430日,美国大豆到港完税价每吨4787元,环比上涨372元;巴西大豆到港完税价每吨4567元,环比上涨400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认为,全球大豆价格上涨是各种因素叠加的作用。首先,国际大豆供需受主产国天气、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价格高位震荡。过去两年全球大豆供应偏紧,美国大豆库存下降至50年来次低水平,预计9月份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6%。其次,南美天气干旱引发大豆减产担忧。再次,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最后,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大豆市场乃至食物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资本市场的过度反应。

      司伟认为,大豆价格上涨有利有弊。一方面,持续性的大豆价格上涨肯定影响饲料生产成本,导致生猪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大豆价格上涨,能够调动全球豆农种植积极性,促进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进一步缓解全球大豆供应偏紧的局面。

      增强保供稳价能力

      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在立足国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下,增强国内大豆保供稳价能力,关键在于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构建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加大豆储备规模,有效管控全球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安全的冲击和挑战。

      要千方百计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国产大豆虽然在价格竞争中不敌进口大豆,在与玉米争地的过程中处于弱势,但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我国应对进口大豆波动的保障。我国必须采取措施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在确保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的基础上,提高国产大豆单产水平。

      增强大豆储备调控能力。我国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机制为基础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效减缓和管理国际市场不稳定预期及价格传导。中央储备大豆库存充裕,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全国布局6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能够做到随时满足国家保供稳市的调控需要,防止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监测大豆价格走势,加强大豆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坚决严厉查处异常交易、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增强全球大豆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进口大豆买得到、买得起、运得进。要努力拓展大豆进口多元化渠道,加强与主要油脂油料生产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企业的合作,构建更丰富多元的进口油脂油料供应体系。

      从长期来看,还要加强需求端管理,逐步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有关部门应从大豆需求端入手,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豆粕占比,构建多元化饲料配方体系,为保障饲料粮供需平衡、稳定粮食安全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经济日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