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准备一份“关于种业科研创新建议”提案:呼吁缓解种子企业科研人员流失现象:“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到田间地头做科研,更愿意待在城市里,一些种业企业科研人才流失严重。”李登海建议,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成果评价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入种子企业科研创新,打赢种业翻身仗。(新华社3月7日)
点评:种业“卡脖子”问题是近期广泛议论的焦点。在最近召开的一次种子会议上我和几位老板聊天,种业老板感叹最难办的事是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特别是招收大学生、硕士、博士做科研育种人员更难!通俗地说,就是种子企业缺乏育种摊子,缺乏自主产权品种,全靠“科企合作”从科研院所购买品种维持市场营销!造成“大的起不来,小的死不了”局面。这才是今天种业最严重的“卡脖子”问题!
简单说来有三个原因:一是,大部分种子企业在中小城市,多数在农村,生活寂寞单调泛味。二是,农作物育种主战场在田间,越是天热正是繁忙季节,烈日炎炎下汗流浹背。三是,更重要的是,在市县地区的民营种业,缺少评级升职机会,不如到中央甚至地方的科研院所,三年五载就能挂衔职称戴帽研究员。
一家上市种业公司老板坦言:随着企业的成长,公司成立科研部门,聘请大学科研院所的院士、研究员任总顾问,高薪招聘玉米育种专业人员或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工资5000元,研究生8000元,有班车,有公房,结果三年五年下来,不仅没有培育出新品种,并且烧进去的钱,不亚于市场购买品种权所用的资金!重新招聘育种家,研究生,结果又过3年,培育的品种依然过不去审定关。更糟糕的不是招不来人,而是留不住人,干上三年两载都走光了。有的去了科研部门,更多的愿意去地方行政部门当一名公务员。
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进入科研院所或政府机关趋之若鹜,依赖发表文章、培育品种甚至靠工龄也可以有个职称或攀登一个博士、研究员,甚至能遥望院士宝座。有目标有希望才能激励干劲!
中国今天的种子企业大部分依靠“科企合作”从科研院所购买品种支撑营销市场,种子企业怎能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实际上已经沦为一个大型“种子超市”。这样的种子企业能发展壮大吗?能与跨国种业公司竞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