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割了,把根留在地里,它还会继续长出甘蔗。如果水稻收割了,要想继续收获,按照数千年来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种植方式,只有重新犁田、插秧……有没有一种水稻,能像甘蔗一样能“一种多收”呢?答案是肯定的。
云南省元江县种植的多年生稻。胡凤益摄
在云南,随着多年生稻的出现,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开始发生改变。近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的梯田上,经专家组实测验收,“云大107”多年生早稻示范区的亩产量实现615.6千克,比邻近非示范区的水稻亩产量高7.77%,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该稻谷品种是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的多年生稻。据胡凤益介绍,多年生稻是水稻育种的一个创新,只需栽种一次,就可连续收割两季或通过越冬后收割几年,期间不需要再购种、育秧、犁田、耙田、插秧,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稻农的劳动强度,并且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突破了传统水稻的耕作方式,实现了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目前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试验田里栽种的多年生稻,已经连续采收6年、12季。”胡凤益介绍,他的研究团队从1997年就开始探索,经过二十多年的坚持,育成了多年生水稻品种,并于2016年开始田间试验,经过这几年的试验种植,在水稻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以及病虫害防控等各个环节均获得了成功。目前,已培育出3个适应不同区域种植的多年生水稻品种。
据了解,截至目前,云南已有12个州市、72个县(市)区推广种植了多年生稻,种植面积已达10多万亩。同时,多年生稻在云南省内走俏的同时,还被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等省份引进种植。
多年生稻成绩斐然,胡凤益却不满足于此。
“下一步,要让多年生稻的田间管理技术更加简单便捷,在紫米、香米、糯米等各色稻米品种上也实现‘一种多收’,争取早日培育出多年生旱地稻品种。”对多年生稻的前景,胡凤益信心满满。
前有袁隆平的杂交稻,现有云南的多年生稻。多年生稻能否成为中国带给世界的另一张水稻“名片”?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