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新麦购销加快,后市区间波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9  来源:粮油市场报  浏览次数:349
 
 
      进入7月份,主产区新麦市场高位盘整,局部小幅回调,本周,部分加工企业收购价下调10元/吨左右。随着2021年小麦市场购销大范围展开,收储企业收购进度加快,部分库点已暂停收购;制粉企业原粮库存得到补充,开工率处于偏低水平。7月份仍是传统的新麦购销旺季,后期来看,在贸易持粮成本高企、新麦品质分化、购销进程拉长等因素支撑下,预计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总体将稳中区间波动,继续回落空间有限。
      
      新麦上市量增,收购进度将加快
      
      受新麦价格高位回调等影响,贸易商出于对短期内麦价上涨缺乏信心、锁定利润规避风险等考量,出售意愿增强,收购企业到货量较前期有所增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1938.8万吨,同比减少35.4万吨。其中,江苏531.5万吨,河南487.2万吨,安徽306.2万吨,山东282.1万吨,河北103.5万吨,湖北59.6万吨。
      
      尽管新麦收购进度同比略偏慢,但对比前几期5日收购进度同比数据,近段时间以来,2021年产小麦购销明显活跃。其中,从小麦第一大主产省河南看,因其成为周边省份关注和采购的重点,收购进度则同比偏快,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省按市场价收购小麦497.6万吨,同比增加47万吨。
      
      市场博弈持续,麦价波幅将缩小
      
      尽管近期新麦上市量增加,部分收购主体采购积极性减弱,购销市场“热情不再”使得麦价回落,但受本年度新麦供需结构变化、市场化占据主导以及正处于购销高峰期等影响,预计后期各市场主体的博弈仍将持续,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麦价波动空间。
      
      一方面,质优小麦有效供应下降,加之玉米比价效应影响等,仍将支撑产区基层粮商、种粮农民的惜售心态;另一方面,短期内收储企业轮换收购仍是质优小麦的主要支撑,近期部分地区轮换粮竞价采购成交明显好转,其中江苏部分地区起拍价2700~2770元/吨、实际成交价2645~2695元/吨,陕西部分地区成交价2620~2760元/吨,浙江金华、杭州等地起拍价2920~2950元/吨、实际成交价2760~2830元/吨。
      
      从下游需求看,因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特别是暑期各类学校已陆续放假,使得集团消费量减少,面粉厂开机率进一步降低;同时,经过1个多月的陆续收购,企业原粮库存已有效补充,加之新麦后熟期等考虑,面粉加工企业后期收购策略将更加灵活,根据到货量小幅调整收购价格的情况较为常见。在生猪养殖亏损压力增大、饲料粮源供应多元且饲料小麦数量增多等影响下,饲料养殖企业追高收购新麦的意愿明显减弱。
      
      玉米行情疲软,带动效应将减弱
      
      最近,国内玉米市场阶段性供需宽松,其价格总体呈震荡回落态势,6月份以来,华北地区累计下跌40~80元/吨,东北及南方港口累计跌幅达到150元/吨左右,与小麦的价差缩小。后期来看,受生猪价格下跌、饲料需求不及预期、市场供应特别是潜在供应增加等影响,预计后市玉米价格总体将保持偏弱运行。作为对本年度新麦价格支撑效应较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玉米行情趋弱,加之饲料小麦供应增加,对后期新麦价格也将形成一定抑制作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