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花生测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17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369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我省广大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是,今年的汛情给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我省克服灾情疫情困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较好收成。
 
  9月16日,位于西华县黄桥乡的黄泛区农场八分场田间,花生长势喜人,再过半个月就要收获了。一场花生测产验收正在进行。
 
  在占地约60亩的花生地里,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殷冬梅在内的5位专家分头行动:一组负责选择点位丈量收割花生的面积,另一组忙着采摘花生,剔除烂果、死果,去掉花生壳上的土,过磅称重。
 
  这块地的承包者郭趁花是个种地老把式,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和技术指导下,今年第一次改种高油花生豫花9326。恰巧碰上连续强降雨,郭趁花的心里直打鼓,“天气这么不给力,花生产量保准高不了。”
 
  殷冬梅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测产花生的要点:首先随机从不同方位选择5个点,每个点位取样2平方米的花生。根据称重结果,结合理论系数进行干湿折算,这样测出来的产量与实际很接近。
 
  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结果出来了,亩产436公斤!紧接着,专家又对同一地块的另一区域进行测产,亩产388公斤。最后,又对“隔壁”刘国强的花生地块测产,亩产323公斤。
 
  明明是挨着的地块,为啥产量有这样大的悬殊?看到这3个数据,记者很诧异。
 
  省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王振宇不紧不慢地说:“虽说是同一块地,区别可大着呢!”
 
  仔细一看,亩产最高的地块,花生秧长的位置明显高出地面十来厘米,一垄两行秧,垄与垄的间距约20厘米;而亩产低的两个地块,花生秧几乎长在平地上,行与行的间距很小。
 
  再观察花生果。起垄种植的花生,双果居多,烂果少;平播种植的花生,单果多,烂果也多。
 
  “亩产高的地块采用了深耕起垄播种技术。”郭趁花说,今年6月播种时,天气特别旱,如果整块地全部浇完水再起垄,时间来不及,很容易跑墒,所以就选择了一部分起垄,一部分平播。而刘国强的地块全部采用平播种植技术,选择的也是普通花生品种。
 
  “起垄技术能够增加土壤疏松度,改变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因为垄高,果针容易往深处扎,便于结大果。同时,垄与垄之间有缝隙,通风效果好,易降低田间湿度。”西华县农科所所长张伟民接过话茬儿,“起垄技术的优势在今年表现最明显。”西华是暴雨重灾区,连续多天的强降雨,地里积水最深达十多厘米,平播地块遭了大殃,而起垄地块散墒快,几乎没有积水。
 
  “好品种才有好产量,好管理才能带来好收益。”王振宇分析,选择豫花9326这个好品种是前提,科学种植和管理是关键。深耕起垄种植技术,旱能保墒,涝能排水,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采用“1122”病虫害全程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播种时拌药,苗出得齐、出得壮;使用杀虫灯杀虫,物理防治效果好。
 
  “良种加良法,才能取得好收成。”张伟民说,西华常年种植花生面积约25万亩,而高油、高油酸等优质花生种植面积仅10000亩左右,深耕起垄种植、病虫害全程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的推广在全县还不到10%。“下一步,我们要在全县大力推广种植这两类花生。”
 
  眼瞅着郭趁花种的花生果子多、长势好,刘国强羡慕地说:“明年俺也要改种优质花生品种,跟着专家学技术,争取来年也获得大丰收。”(记者刘晓阳)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