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旱后涝,给花生生产带来了重重困难。豫花65号表现咋样?经现场测产后,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郑乃福给出了答案: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506.5公斤。
特殊之年,何以夺高产?省农科院经作所花生栽培室主任臧秀旺研究员直言:“品种是关键。”作为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创新团队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65号在今年遭受前旱后涝灾害后的表现非常突出。
“漯河市作为食品名城,好产业更需好原料,就花生产业来说,从源头上,就需要以优良品种提供支撑。”在当日举行的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如是说。
省农业农村厅经作处处长黄伟介绍说,我省花生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全省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产量占全国1/3,均居全国第一,在科研创新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以加工为引领,食品名城漯河如何走出一条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现场支招。他指出,要加强规划引领,完善配套政策。根据漯河当地资源禀赋、气候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漯河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出台相关鼓励花生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要通过科技赋能,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加大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花生生产的深度融合,提高漯河花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通过“三链同构”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漯河食品名城的品牌优势和食品加工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花生食品和特色产品,围绕花生精深加工做好文章,着力打造漯河特色的花生品牌集群,探索推动河南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漯河模式。(记者 董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