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榜”揭晓,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项目,破解适水种植世界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区等主要类型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贫困人口聚集区。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北方旱农区频旱多变环境叠加水土资源过度利用,农田生产稳定性下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稳定脱贫。”梅旭荣告诉记者,推动旱地农业由对抗型向应变型转变,创新抗旱适水型种植技术和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1984年,梅旭荣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学习,他就产生了一个梦想:“如果建立一种能适应干旱变化的种植制度,并匹配相应的抗旱适水栽培技术,该多好。这样可以保证作物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减产,农民有个好收成不饿肚子。”
带着这样的想法,梅旭荣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和旱作节水农业研究。1991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在北方旱农区系统查明我国北方旱地降水利用状况,揭示我国北方旱地农田水分动态平衡规律,突破了旱地适水种植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抗旱节水的关键技术与产品,集成典型旱地高效用水的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形成了寿阳旱地农业综合发展模式。
在黄土高原东部寿阳旱作农业试验站,梅旭荣带领团队扎根于此。自2001年以来,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开展了北方旱地农业多点长期定位试验,摸清主要旱地作物干旱发生规律和适水种植优先序,阐明了旱地碳氮高效转化机制。该团队还攻克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等关键技术,从而破解了旱地作物适水种植世界性难题。
“我们揭示了北方旱地作物水分供需变化规律,首次确定了抗旱适水种植的技术适宜性和作物优先序。”梅旭荣说。
研究发现,30年间北方旱地主要作物种植北移西扩1-2个经纬度,作物种植、生育期变化与降水减少、干旱频发重发多因素互作,作物降水满足率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相关结果为科学布局种植结构并匹配适宜的节水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梅旭荣团队还创建了北方主要类型旱地抗旱适水种植主导技术,研制了配套技术产品并实现了技术标准化。
“借助于我们的主导技术,农田降水利用率最高达75%,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产量波动下降3-4个百分点。”梅旭荣说,这些主导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当地旱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民脱贫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