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
CCTV-4国家记忆
五集纪录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播出第一集《水稻之缘》
1930年,北平协和医院,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响彻了产房。这位新生儿的父母还没来得及给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想好名字,出生登记材料上只写着“袁小孩”三个字。
当时为袁小孩接生的妇产科大夫是被称作“万婴之母”的林巧稚。林巧稚是中国妇产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袁小孩是她接生的5万多名婴儿中的一个,她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将成为未来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小孩在兄弟姊妹六人中排行老二,小名叫“二毛”,因出生于北平,取名为袁隆平。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轰然爆发。随后,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华北局势骤然紧张起来,袁隆平一家决定南迁,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年幼的袁隆平跟随家人一起辗转江西、湖南、湖北、重庆,但父母对他的教育一丝都没放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袁隆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学农的大学生。
1953年7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他拿着湖南省农林厅的一封介绍信,来到湘西的安江农校担任老师。
1956年,周恩来提出系统地利用苏联科学的最新成果,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任务,并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毛主席也提出要大力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尤其要增加稻谷的种植面积,并且要积极繁育和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这个消息传到安江后,年轻的袁隆平备受鼓舞。他立下决心,要研制出一种新的、高产的农作物。
当时国内的一切都遵照苏联的经验,于是袁隆平也决定从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开始研究。
袁隆平:
那时候在教学的同时,我开始学习米丘林遗传学、李森科的学说,我们搞了很多的实验,都是“无性杂交”,将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
由于袁隆平的精心培植,月光花与红薯的嫁接很成功,红薯获得了大丰收。
袁隆平乘胜追击,用无性杂交的方式培育了一系列新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不论是个头还是产量,都超过它们原本的性状。
图:无性杂交嫁接
如果把这些植物作为种子保留下去,是否就可以解决农作物高产的需求?
袁隆平:
你把种子播下去了,还是一样的,依然故我,西瓜是西瓜,南瓜是南瓜,没有什么变化,我们走了五六年弯路,一直到1959年我才猛醒,搞错了。
如何让杂交优势保存下来成了难题。
1957年的一天,在图书馆苦苦寻找答案的袁隆平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英国和美国的三个遗传学家,根据孟德尔、摩尔根的学说,研究出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获得了诺贝尔奖。
虽然那时候袁隆平并不算深入地了解遗传学,但基于多年对农业生产经验的研究,他近乎本能地判断出,他想研究的高产农作物就藏在基因学的密码里。于是他开始偷偷学习起了《遗传学》。
正当袁隆平埋头图书馆学习时,新中国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食物极度缺乏。
向忠发 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秀建村村民:
那个时候太苦了,他带着学生跟我们到山上去摘野菜,我就跟袁老师说,跟那些学生说,这个水稻的品种太差了,打也打不出稻谷。
当时,农村普遍处于低产缺粮的状态,只有育出真正高产的水稻种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偷偷学完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后,袁隆平便立即在自己的半亩试验田里全都种上了试验水稻。
袁隆平打算采用系统选育法,找到水稻群体里长势超群的单株水稻,加以培养,然后再优中选优,最后经过优胜劣汰,将遗传性最好的品种培育出来。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苦寻了一个月后,袁隆平有了重大的发现。
袁隆平:
我们在水稻田里面选种,我就突然发现一株很优异的水稻,穗子又大又整齐,籽粒很饱满,我如获至宝。
然而,成功并不像袁隆平所盼望的如期而至,试验水稻让他大失所望。
袁隆平:
完全不像我当年选得那么好,早的早,迟的迟,高的高,矮的矮,穗子也不够大,在千把株里面没有一株,能够像我头年选得那么好。
大半年的期待突然落空,心底的失望不言而喻。可就在失望之中,坐在田埂上的袁隆平却突然灵光闪现。
他马上起身数了数高矮不齐的水稻,分离比例恰好符合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上的分离规律。水稻自花授粉,纯系品种是不会分离的。这时,袁隆平笃定,自己前一年选到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一定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既然有天然杂交稻的存在,就有培育出“人工杂交稻”的可能。
那时的他并没有预料到探索杂交水稻这条路上有多少坎坷和艰辛,但他相信只要摸清这株天然杂交稻的规律和奥秘,能让天下人吃饱饭的梦想终究实现。
CCTV-4国家记忆
五集纪录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二集《寻稻之路》
1961年6月下旬,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之中,与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相遇,这株“希望之稻”的出现以雕塑的形式载入了杂交水稻的史册。
随后,袁隆平根据对天然杂交稻的推想,决定锁定目标,寻找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要靠外来的花粉繁殖后代的水稻。在他的坚持之下,属于袁隆平生命中的第二株神奇的水稻,即将被他发现。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跟往常一样在洞庭早籼试验田中逐行逐穗地勘察寻觅。下午两点多,突然,一株稻穗吸引了袁隆平的目光,这株稻穗的雄花花药不开裂,即使经过人力摇动,也没有花粉飞出。袁隆平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他在14万株的稻穗中选到了他想要的雄性不育株,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袁隆平“中国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开端。
两年时间里,袁隆平先后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在四个品种中找到了6株水稻不孕植株,对这些不育材料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和观察,袁隆平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并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国内第一次详尽地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
论文手稿
1966年夏天,一场风暴即将席卷安江农校。袁隆平被黔阳地委派来的工作组列为批斗打倒的对象,他辛苦培育的水稻秧苗也被收走,杂交水稻试验面临夭折。
批斗前的深夜,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与尹华奇找到了袁隆平,带袁隆平来到一条臭水沟,在荒草丛生的臭水沟里,袁隆平发现了绝处逢生的秧苗。这三株秧苗是李必湖与尹华奇偷偷藏起来的,这三盆秧苗,在危急关头保住了水稻不育株的一代血脉。
然而,预想中的狂风暴雨并没有出现,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收到了来自国家科委发出的便函。
国家科委便函
函中肯定了袁隆平的研究。这个便函改变了袁隆平的命运,也让刚刚起步的杂交水稻试验转危为安。1967年7月,在安江农校,袁隆平和他的两个学生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袁隆平与助手尹华奇(左一)、李必湖(右一)在安江农校试验田
1968年的一天清晨,袁隆平来到试验田里勘查秧苗,可此时眼前的情景让他顿时傻了眼,试验田里的秧苗被人为地毁掉了。看着眼前的情景,袁隆平浑身直打寒颤,他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强忍悲愤的袁隆平,开始在学校里四处奔走,他又像当年寻找水稻的劲头,执着地寻找起来。直到事发后的第四天,在找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后,他终于在一口井里发现了自己的试验秧苗。这五棵劫后余生的秧苗,挽回了袁隆平四年的心血,也再次挽救了杂交水稻。
1970年5月初,试验田中培育的不育系种子终于成熟了。袁隆平和助手们马上把这些种子带回湖南,用这些种子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然而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经历过太多波折的袁隆平已经愈挫愈勇,他开始翻阅资料,希望找到突破口。袁隆平发现杂交高粱的培育试验中,用的是南非和北非两个距离非常遥远的品种,这让他豁然开朗,杂交优势可能是在地缘越远的品种之间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大胆预测,想要培育出合格的不育系,必须找到远缘地水稻品种,他把目光投向了野生稻,袁隆平决定利用野生稻做一次试验,最南边的海南岛成了他的首选,袁隆平的南繁育种之旅正式开启。
在寻找不育株这条路上,袁隆平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时间,他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寻找下去,属于自己的那棵希望之稻必将出现!
来源丨隆平高科、CCTV国家记忆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