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秸秆被就地粉碎深翻埋入地下。
近年来,大棚蔬菜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菜农的认可。正确使用该技术后,减少了人工和肥料的成本,并优化了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那真相是这样吗?对此,笔者专门采访了几位连续多年选用该技术的菜农,听他们来算一算是否真的划算。
“用专用机械将大棚蔬菜秸秆就地还田,不管蔬菜品种和棚室大小,一般每个棚都耗时1小时左右,一亩地费用200元左右。”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曹官庄村李延平说,每年到了换茬旺季,清运蔬菜秸秆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雇佣工人将长茄秸秆拔出来再运到棚外,每亩人工费用约是400—500元。若是再将秸秆运往蔬菜暂存点,则费用会更高一些,能增至600—800元。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李保先的大棚实种6亩,越冬一大茬彩椒拔园时,彩椒植株比人还高,仅彩椒秸秆外运的工作,雇工就需600元。由此可见,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显然更简便、实惠些。
蔬菜秸秆自身营养丰富,但不同蔬菜秸秆的营养含量有差别。以番茄秸秆为例,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机质70.5%、全氮1.92%、五氧化二磷1.61%、氧化钾4.17%,总养分含量7.7%。李延平说,长茄每株鲜秸秆重量约是3千克左右,按照每亩1500—1600株长茄计算,鲜秸秆总量约5000千克,施入土壤中,相当于10立方米稻壳粪的有机质含量。这样一来,可以节省1000多元的稻壳粪成分。事实也证明,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秸秆类有机肥的作用是优于粪肥的。
蔬菜秸秆还田中,蔬菜秸秆在专用菌种的作用下,配合高温闷棚,秸秆上的病虫害及虫卵几乎全部被杀灭。而粉碎后的蔬菜秸秆进入土壤后,土壤的生物活性强度提高。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同时,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优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植株根系发达,整体长势健壮,病虫害发生少,防病用药的投入也相应减少。同时,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高。
从整体来看,使用该技术后,大棚蔬菜的投入减少,产出增加,这笔账是十分划算的。
(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