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9日,受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委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一行4人来我省调研指导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专家组在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龙城校区召开座谈会,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张强校(院)长主持会议并致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汇报了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情况,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孔照胜副校(院)长汇报了系统调查进展情况。目前,山西普查与征集工作已全面完成,系统调查正在有序推进,优异资源得到有效挖掘,鉴定评价扎实开展,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资源数量补充增加4706份,库存量达到7.5万余份,居全国前列。
刘旭院士充分肯定了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山西是农业种质资源大省,种质资源丰富。山西及周边地区是杂粮种质资源的富集中心、部分作物的起源地。山西高度重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统一部署、五级联动、有序推进、有效挖掘,工作扎实有力,基本做到了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他强调,要加快做好普查收集工作的验收准备,推进开展好普查后续工作;要重视对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强原种保护,下功夫收集和开发优异种质资源;要抓住国家重视种业发展的时机,争取更多支持,使种质资源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要持续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挖掘、表彰科技人员和农民中的典型人物,营造共同关注和保护种质资源的良好氛围。
调研期间,在忻州市定襄县,专家组观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宣传片,参观了我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成效展,听取了11个市典型案例汇报,实地考察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对我省遴选的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现场点评。在受禄乡上零山村,深入农户家中,详细了解谷子、高粱、杂豆、糜子等传统老品种留种情况、种植情况、种植历史、用途和效益等,鼓励农户加强对传统品种的传承和保护,存下籽、留住根。在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参观了山西省后稷实验室(筹)和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副校(院)长孔照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省种业发展中心、山西农大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果树研究所负责同志和部分普查工作人员以及驻并种业企业参加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