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农作物育制种基地、种畜禽核心育种场等是集自然、经济、技术、人力等优势条件于一体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为全面推动种业振兴行动,引导各地抓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本版自今日起将陆续刊发各相关部门、企业在提升种业基地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为各地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全国四成以上。近年来,黑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机遇,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省大豆繁种面积317万亩,生产大豆种子4.98亿公斤,除满足本省超过7000万亩大豆供种外,还辐射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规划引领,明确建设目标。推进基地育、繁、推、用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大豆品种创新中心4个,建成大豆繁种核心基地400万亩,实施二区轮作,年生产面积200万亩,年产种子3.8亿公斤;辐射基地面积100万亩,年产种子1.75亿公斤。2022年,9个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繁种面积超过300万亩,预计良种产量4.8亿公斤以上。
根据不同生态条件,明晰功能定位,共规划15个大豆主产县、4个农场作为良种繁育基地县,重点打造北部优质食用大豆、东部优质油用大豆、中南部优质高蛋白大豆等3个大豆种子基地核心区。充分发挥15个科研院校和23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大豆种业企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和产销对接。
瞄准建设“五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基地要求,重点开展品种研发能力提升、综合性试验站建设、标准化繁种田改造、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和基地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工程,构建产学研用结合和育繁推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共建合作,扶优做强企业。支持垦丰、富尔、龙科等国家种业振兴阵型企业与基地县合作共建,中农发种业与富民种业合资并购成立新公司方式进驻五大连池,促进基地做优、企业做强。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市人民政府、大北农集团联合共建黑河大豆研究中心。五大连池市支持企业与东北农业大学等16所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建立“大豆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垦丰、龙科种业两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入选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并承担了国家大豆育种创新项目。垦丰种业牵头组建了生物育种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集聚省内科研院校等优势单位,开展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攻关。
政策支持,保障基地建设。统筹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2021年以来,对9个大豆制种大县共投入资金20.66亿元,撬动种业企业投资1.5亿元。共新建加工厂房1.2万平方米,仓库3.2万平方米,大豆种子加工生产线19条。
2019年,黑龙江省制定出台大豆良种生产能力提升补助政策,共补助20家大豆种子企业育种研发、繁育加工等资金4400余万元。今年,又制定出台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对种植面积大、推广效益突出的大豆品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黑龙江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制定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支持种业信贷投放显著增加的长效机制。2021年以来,金融部门支持大豆种子企业贷款1.29亿元。
监管评价,提高管理水平。将国家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纳入对各市(地)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内容,省里坚持全程指导基地县按照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进行建设,每年对基地建设进行全面跟踪评价。
深入开展春季市场执法检查、夏季繁种基地巡查、冬季种子入库检查等,强化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和非法转基因监管,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2年,全省大豆种子基地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