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张新友院士:我国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高油酸和抗苯磺隆类除草剂花生新种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5  来源: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471
 
       2022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为7125万亩,总产量1820万吨。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是我国许多地区农村的支柱产业。从种植区域来看,我国花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产区、长江流域产区、华南产区、东北产区、黄土高原产区以及西北内陆产区等。其中,黄淮海花生产区集中程度较高,也是我国优势突出的花生生产区域。

      随着消费的增加,国产油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油料短缺的问题,我国近年来增加了花生的进口。人多地少,耕地资源较紧缺,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水平,我国必须要在提高作物单产方面着力。提高产量,始终是花生品种培育的目标之一。高产,衡量农作物品种标准永恒的主题。

      就花生育种水平而言,我国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局部领域领先世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制约野花生种利用的三大难题(杂种天亡、杂种不育、外源染色体难以识别);创制了一批聚合了野生种优异性状的新种质(高油:含油量55-62.48%;高蛋白:蛋白含量30-31.5%;高抗青枯:抗性株率90%以上;抗网斑病:4级以下。);育成并推广了一批种间杂交品种,我国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育成远杂9102、远杂9307、远杂9847、远杂0025、桂花22、桂花26、桂花30、花育31花生品种;品质优异、综合抗性好、丰产性好、生态适应性强。

      诱变育种及其应用成绩斐然。通过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育成豫航花、白突、汕油辐、汕油诱等53个花生新品种,创制花生新种质500余份。

      重要性状基因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开展了品质(含油量、脂肪酸等组分等)、产量(籽重、籽粒大小、出米率等)、抗病(网斑病、青枯病、黄曲霉等)、株型、粒色、种子休眠性等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挖掘。开发了可用于含油量、油酸含量、蔗糖含量、青枯病抗性等育种选择的分子标记。

      基因编辑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高油酸(所谓高油酸花生,是指油酸含量超过75%或油酸、亚油酸比值不低于10%的花生品种)、抗苯磺隆类除草剂花生新种质;

      未来育种展望: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紧密结合,稳步迈入种质4.0时代。

 -种业商务网整理发布-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