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绵阳: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亩产超300公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9  来源:绵阳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876
 
      晚秋时节,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的台沃中试基地传出再生稻丰收喜讯。
      
      10月25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专家,对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开展的两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进行测产验收。
      
      测产现场
      
      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意义重大
      
      在基地的一块再生稻集成技术展示田里,金黄的稻浪翻滚,两台收割机轰隆隆作业。经过现场收割、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水稻品种“泰优粤禾丝苗”再生稻实收面积0.784亩,亩产达264.65公斤;水稻品种“深优粤禾丝苗”再生稻实收面积0.962亩,亩产达334.46公斤。
      
      测产结果一出,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而且产量很不错,意义重大。”现场测产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感慨道。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等特点,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技术。
      
      但再生稻对温光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再生稻在生育期期间,需要日均气温在22℃—23℃,这样才有利于再生稻灌浆结实、单产提高。一直以来,川南、川东南地区由于秋季温光条件较好,是我省再生稻主产区。
      
      测产现场
      
      培育品种+技术到位
      
      攻克再生稻种育难关
      
      “川北地区秋季温光条件不足,再生稻在抽穗扬花期气温偏低,导致灌浆结实不好,产量不高,因此不适宜发展再生稻。”马均介绍。
      
      不过,这一难题终于被攻克。从2020年起,三台县率先试验“头季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品种筛选、技术配套,今年终于试验成功。
      
      “品种是关键。”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曹均成说,此次测产的两个品种均是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再生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强、耐旱、耐低温,为再生稻生长创造了条件。举例来说,四川的杂交中稻生育期普遍在150多天,但这两个品种的生育期分别在120多天和130多天,再生稻可比一般品种早成熟10天以上,提早成熟,就能在灌浆结实期避开后期低温天气。
      
      此外,栽培技术到位。曹均成介绍,除了筛选适宜品种,还采取了早育秧早移栽、适当增加栽秧密度、科学留桩、精准施肥、合理管水等配套技术,实现了两季高产。加上头季中稻产量,“泰优粤禾丝苗”亩产达1040.17公斤,“深优粤禾丝苗”亩产达1103.49公斤,均实现了“一种双收”“吨粮田”的目标。
      
      现场专家普遍认为,川北地区再生稻种植试验成功,意义重大。过去,我省再生稻主要集中在川南、川东南地区,全省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积450万亩,收获面积400万亩左右,不到全省水稻总面积的两成,且平均亩产在130公斤左右。下一步,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品种、耕作制度、经济效益,可将再生稻种植区域拓展至川北、川中偏北、川东等地的适宜地区,再生稻蓄留面积有望增加一倍。
      
      “按照亩产150公斤计算,全省再生稻总产有望突破100万吨。”马均表示,这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出积极贡献。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