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决策”护航小站稻丰收
“卫星遥感拍摄显示地块大面积由黄色转红色,人工检测稻谷含水量为14.5%,经智能平台数据分析结合实地情况,这片‘天隆619’水稻可以收割了。”近日,在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天津示范农场里,万亩小站稻通过“数据决策”,启动了全机械化智能收割。25台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数收”“智储”联动配合粮食烘干和仓储工作,每天可完成1000余亩稻田收割。
天津作为粮食主销区共担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提高小站稻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天津小站稻由于地理原因,平均生长周期长达170余天。进入10月中下旬,小站稻进入大面积收割期。据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数据,目前,全市已完成超过30万亩小站稻机械化收割,达总种植面积的近四成。在记者采访的多个种植片区中,今年亩产较去年涨幅在100斤以上,小站稻丰收丰产已成定局。
随着收割机在地间行走,卫星遥感拍摄的画面不断变化,小站稻的收割情况也被反馈到每位中化现代农业天津示范农场农艺师手机的App里。
示范农场的LED大屏上,智慧农业平台正实时显示着遥感巡田、田间实录、农作物生长监测、精准气象服务等情况。“在系统农事记录板块,分类记录了从整地、播种、施肥、打药、灌溉、收割、烘干到出售全环节的数据。”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伟向记者介绍了两万亩小站稻生长的“数智密码”,随着数据版块的选择,“2022-7-15樱田旋耕机,旋地深度15”“2022-9-26成熟收获期,湿度62.4,温度22.4”“2022-10-16云量97.73%”等不断弹出。农场里“天隆619”“津原89”“津育粳22”等多个品种的小站稻,按品种精确分区有着自己的“数字稻生”。
“两小时精准气象播报、关键农事提醒,这些‘数据’时刻指导着我们一线生产。”针对“精度”管理带来的产量增加,中化天津分公司生产部经理代仁强深有体会。“我们在王稳庄的种植已经是第四年,每年都在收获后及时复盘田间管理,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通过数据精准调整施肥用量后,以‘天隆619’地块为例,每亩平均增产100斤左右。”王稳庄镇副镇长高国祺介绍,在示范农场的带动下,2022年王稳庄镇种植高产优质水稻2.8万亩,平均亩产达1100斤,总产量约1.54万吨。
从天津南端的西青区到北部的宝坻区,全市范围内小站稻生产都在追寻精细化。在宝坻区大钟庄镇天津渤海农业农垦小站稻公司内2.7万亩循环农业小站稻也完成了收获。今年,总产量突破1.8万吨的成绩,刷新了企业的产量纪录。企业通过奶牛养殖和小站稻种植实现产业间循环发展。农垦小站稻公司技术经理李永杰介绍,经过“不同浓度沼液施肥的水稻在遥感无人机镜头拍摄下呈现出不同热成像效果”田间实验,得出精准的品种施肥比例。对“津原89”品种小站稻“精细”施肥后,今年亩产增加超过200斤。
在天津小站稻的主产区宝坻区,47.3万亩小站稻迎来丰收。“津原U99”“天隆619”等品种的优质稻,亩产均能达到695公斤以上,同比有所增长。
在宝坻区尔王庄镇四棵树村,瑞东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瑞东感叹,今年地里的水稻能丰产丰收,是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看”出来的,“从旋耕播种开始,每个环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专家都过来指导。今年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把我这块过去盐碱严重地块变成了高产田,种植‘津育粳22’的地块亩产达到900公斤,是全区最高的。”
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将水稻侧深施肥作为重点技术,在全区水稻种植户中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机械插秧时同步将颗粒状肥料定位、定量、均匀地施洒在距离秧苗3到5厘米的一侧,施肥深度4到5厘米。“采用这项新技术,能够实现机械插秧与施肥一体,不仅施肥量精准,减少了化肥的过量使用,而且肥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有效延长了肥效,减少了养分流失。”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宇介绍,通过该项技术推广提高了施肥“精度”,每亩可以为农户节省化肥40斤左右,降低了土地盐碱度。
今年,宝坻区借助水质优良的优势,还推广了26万亩的稻蟹立体种养,不少农户将立体种养和侧深施肥两项技术相结合,达到一地双收的效果。这也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在示范区推广水稻种植全过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安插二化螟诱捕器等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改善蟹苗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同时,集成耕前机械化配方施肥+无人机孕穗期施氮钾追肥+无人机病虫害绿色防治,确保水稻长势平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植业处副处长王全兴表示,稻蟹生长环境绿色安全的同时,也有效改良部分土地的盐碱性,稻蟹双收使得农户亩产收益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