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草莓疫霉果腐病如何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805
 

  草莓疫霉果腐病是一种草莓常发生的病害,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均可发病,但主要为害果实。从开花至成熟期均可发病,早期发病地上部不显症状,中期植株略显矮小,幼果发病时病部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如皮革,故又称为革腐。成熟果实发病后,病部白腐软化,似开水烫伤,发出臭味。该病明显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在制作果酱、果冻、果汁和果酒时,如果混入病果,会使加工品产生苦味。

  草莓疫霉果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果、病根等残留物或土壤中越冬,有较强的抗寒能力,翌春条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孢子囊,遇水释放游动孢子,借病苗、病土、风雨、流水、农具等传播侵染为害。所以,一般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概率比较大,连作重茬的地块更易发病;在中偏低温和阴雨多湿的季节,如果管理跟不上,也极容易发病。

  草莓疫霉果腐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蔓延,很难治愈。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清沟沥水,排除积水,高畦作床,合理施肥,不能偏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

  做好病田土壤消毒,减少病菌来源。冬季时,可以用氯化苦每公顷195-300升,翻耕后地面覆盖薄膜,或高温灌水闷棚进行土壤处理。

  发病初期用药,控制病害加重。建议用40%福星乳油2000倍液,43%好力克2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用药3-4次。注意在草莓采收前3天一定不能再用任何农药。

  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清除病株。发现病株立即带出田外清理,以免病害进一步扩展。植株整理时,可将摘除的老叶、病叶、匍匐茎一并拿出棚外处理,结合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王丽)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